四个问题搞懂年化收益率

老班在她理财社区里看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某同学被国有大型金融集团的电话销售困扰,来她理财吐槽:

销售:“某某女士您好,我们是某某集团的,向您介绍一款保本的理财产品,五年期,收益率13%……” 财蜜:“多长期限的收益13%?”

销售:“5年”

财蜜:“为什么年化13%这么高?每年结息还是到期一起?”(此时心里激动的开始算5年后两种收益的差别,不懂的同学重新学习上一课复利。)

销售:“是五年一共13%”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so,

问题一:什么是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把实际的收益率(如理财产品就是从购买当日到到期当日,很少有正好360天的)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得出的。它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你实际投资获得的收益率。

请注意!年化收益率≠年收益率

问题二:哪儿会用到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通常适用于固定收益类投资品,例如银行定存、国债、P2P等。(关于固定收益的概念,下一小节会详细讲)。

此外,购买过货币基金(包括余额宝、理财通等)的同学都知道,货基有个7日年化收益率。虽然货基不属于固定收益产品,但也用了年化收益的概念。

那么为什么除了货币基金之外,其他基金没见过用年化收益率表达呢?

因为货基是低风险品种,收益波动很小,几乎不会出现亏损。而且按照咱们的使用习惯,也是近似当活期存款来用的。所以通过7日年化收益率可以大致衡量一只货基的收益情况。而其他基金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用年化收益表示没有意义。

比如,某只基金2015年前半年涨势喜人,用前6个月的收益算出的年化收益可能有50%,但7月开始大跌,一蹶不振,那么实际这只基金2015年全年的收益率可能只有10%或更低。因此用年化收益来衡量基金就失去意义。

(顺便说一句,老班以前讲过,判断一只货基收益怎么样,更应关注的是万份收益而不是7日年化,前者代表当前收益,后者反映的是过去7日,信息具有滞后性。)

问题三:年化收益率VS实际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和实际的投资收益率之间什么关系?怎么换算?举个例子:

攒钱助手目前180天的产品,年化收益率为7.5%。如果投1万块钱,6个月后到手的收益能有多少呢?

年化收益意味着投资一年的收益,10,000*7.5%=750元。

但由于投资期限是6个月,所以到手收益=750*6/12=375。

所以你的实际投资收益率=375/10,000=3.75%。

同理,90天的产品年化收益率6.6%,那么投资到期实际到手的收益率=6.6*3/12=1.65%。

当然,如果连续投资4次90天的产品,也就是说每次到期就续投,那么全年的收益还是会达到6.6%(如果只续投本金)甚至更高(如果连同收益一起续投)。

问题四:为什么要比较年化收益率?

主要为了比较不同投资期限产品的投资收益水平。

假设:同样10,000元,买A产品投资期限30天,收益0.8%,B产品投资6个月,收益4%。那么这两个产品哪个收益高?这时候年化收益就有用了。

计算后:

A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9.6%,而B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8%,孰高孰低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反过来,一个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很高,但是期限很短,也是金融机构常见的“促销手段”,投资前也要折算成实际收益考量下才好。

打开她理财,学更多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