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7姐妹  36993帖子
发帖
宁静的夏

2015年6月读书笔记——以西安为主题(二)

宁静的夏
宁静的夏   宁静的夏 2015-06-15 22:20 阅读(3303)

西安旧事》

本书是一部关于西安历史与民情的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民国时代的西安。

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这座城市沧桑厚重的成长足迹,也折射出一个时期深刻宏大的社会背景。古都西安的今天,见证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变迁……

西安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都。


1、民国时西安发生了什么事

清代末年,陕西已建立了新式陆军,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已传入军队,陕西有不少留日学生都加入了同盟会。军队中还有许多具有反清色彩的哥老会成员(哥老会又称哥弟会,是起源于重庆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是近代中国活跃于长江流域,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在四川的哥老会被称为袍哥。哥老会在湘军与川军中影响巨大,对清朝末年的革命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政府以土地改革的方式加强对社会基层的控制、取缔一切民间帮会组织,并且对抵抗解放军的武装袍哥会大肆镇压,包括给共产党提供过帮助的红色袍哥组织也都迅速瓦解了,其一百多年的风光历史就此基本结束。陕西辛亥起义的主要力量就是由同盟会、哥老会和军队中另一种江湖派势力“刀客”联合起来的。辛亥革命成功后,国内由于军阀混战,老百姓仍然无法安定生活。现近代史上“二虎守长安”的事件就发生于此间,后来由于冯玉祥的到来,才解了西安之围。冯玉祥部入陕后,对西安及陕西其他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得工作,其中要提的是提倡女子放足。

民国十七年开始,自陕西境内出现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再加上风灾、蝗灾,西安城内外发生了大饥荒,尤以民国十八年最为严重,所以史称“民国十八年年馑”,这是陕西、西安历史上最可怕的年月。

西安事变”应该是西安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从事变爆发到1940年这段时间,西安城遭受了日本飞机的多次空袭轰炸,在那段时间里空袭和跑警报成了西安市民生活中的大事。

与民众较接近的话题是1948年西安刮起的三股风——“涨风”、“倒风”、“抢风”,即物价飞涨、投机商号亏损或倒闭、铤而走险者日见其多。


2、百业刚刚兴起

西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报刊”,在清朝光绪年间已创立;民国初兴,西安的新闻、文化传播事业有了一定发展。说到画家,不得不提在西安乃至全国成立较早、组织完备的画会——西京金石书画学会,学会的几次展览收集了不少古代名家的作品,只是那些好字好画我们这样一代人是无法再看到了。

旧日的西安鲜见近代意义上所谓的工厂,其工业发展于抗战开始后,但重点还是日用消费品方面,大华纱厂厂主的二女儿和蒋经国成就了一段姻缘。由于时局需要及政府的各项政策,西安的各行各业陆续发展。

千年的秦腔仍在吼,时代在进步演化,但秦腔的内在精神没有变。


3、古城旧貌

西安市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现存的西安城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内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直到现在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基本面貌(现代西安城示意图如下)。西安城墙内为一长方形,与北京的外城相同,旧有四个城门,四个城门直对的交会点就是钟楼,钟楼是明万历十年被迁于此的。旧时人们在西安大街上可以看到各商号房顶上有锯齿形的墙壁,那就是“火檐墙”,其时火檐墙随处可见,雕工之精致,修饰之华美,丝毫不逊色于江南一带民居的马头墙(皖南建筑也有此特色)。而最让人惋惜的是,随着城市的变迁和房屋的改造,这些火檐墙现在竟然踪影难觅。在火檐墙里寻访城市的轨迹

对西安来说,她的城市没有多少自然风光,所有的“景色”都与一段历史有关系,所有的建筑都能说出一段故事来。那古朴的街巷,那别致的地名,由不得你必然去猜想、去体会那背后的神秘。西安晚报:回眸70年前西安城


4、憨厚的民风民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就形成了每个地方特色的风俗。

关中自古民风纯朴,对于服饰向来不讲究,民国后长安道上的服饰才日新月异、竞相新奇。老西安男子,除过学生和工人,一般商人、市民都爱穿长袍马褂,颜色随季节而变化,普通人和有钱又有差别;机关职员一般都是新派人物,所以大都西装革履、脖系领带,大奔头抹头油,不带帽子;学生喜欢穿西装或校服,赶时髦的则穿中山装。女子服饰要复杂得多,有旗袍和短衣之分,鞋以高跟鞋为阔绰;冬天里时髦女郎多穿皮大衣。

西安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先吃一个肚肚圆“。老西安人对穿随大流的多,但对吃则是千方百计,各显神通。西安著名吃的:牛肉泡馍、腊牛羊肉、柿子饼(我吃过呢,同学去玩给带的,至今那个包装纸仍被我保留着呢)、灌汤包、粉蒸肉、油塔、荞面饸饹(饸饹(héle)是中国北方最常见的面食吃法之一。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经常饸饹用的是荞面)塞入饸饹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压,将饸饹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搅,一边加入冷水,滚过两次,就可以捞出来,浇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臊子”,就可以吃了。

除了吃,居住在旧时西安也是讲究的。民国三十年,西安的旅馆已发展到三百多家,并分上中下三个等级。街巷内的住房有时也有供不应求的时候,外来客想在西安城内长期居住,寻找房子,非有亲友介绍才行,否则难以找到。租房前也有各种习俗需要遵守。

行。坐车、骑车、步行。

老西安人每个月都能找出些节日来,想过节就过节,就是这么任性。

西安人的方言,其发音厚浊,晋陇音韵兼而有之,因此西安的秦腔剧团在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甚至新疆都受欢迎。


本文只是简单介绍,要想了解一座城市不光要看书,也要实地看看,尤其对于这座历史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0)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