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7姐妹  36993帖子
发帖
坐忘mao

走进王维,淡泊了尘心——听蒋勋《美的沉思》有感

坐忘mao
坐忘mao 坐忘mao 2015-12-01 17:16 阅读(8337)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如此浪漫而古朴的诗句,不是出自《诗经》?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数游子借以表达思乡之情,抚慰流浪之心的精神药剂出自谁之手?;

    “劝君更近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临行前的依依情化作豁达的一杯酒,朗朗上口的诗句,却不知语出何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失意不得志之时,你是否如我一样,有那么一刻,想如诗句中那般了悟通达?

      这些零星而美好诗句总会不期然在脑海闪现,或许是因为在小时候的语文课上学过,也或许是在后来的阅读中偶尔看到过,总之,就是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至于这些诗句背后的作者——王维却往往被模糊了过去。前几日,机缘巧合,下载了酷我听书,听到了蒋勋的节目“美的沉思”,里面讲到唐诗,其中有一节专门介绍王维,于是从此对王维倾心不已,因了以上所述的美好诗句,更因了那种淡泊的心和生命的超脱(出世)状态。

      王维,经历过盛唐的繁华,也遭遇过安史之乱的迫害,他曾对政治有过幻想,有过积极进取。历经幻想的破灭甚至游走在死亡边缘。在历史的大波澜里,他的命运跌宕起伏,波涛汹涌过。然而大悲大喜的经历后迎来的是大彻大悟、超凡出尘的他,也因此有了后来我们所欣赏的绝美的山水画和山水诗。经历过政治梦想幻灭的他,开始鼓励人们走向山水、走向田园、走向荒野,他呈现出了一种与李白(诗仙)和杜甫(诗圣)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作为诗佛,王维的诗自有一种空灵感,透着禅意、禅心和禅趣。

      王维在诗《酬张少府》中写道:“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是他写给正在当官的朋友张少府的诗,大概意思是说,我中年以后呢什么事情都不关心,就喜欢安静,想想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官也当不好,钱也不会赚,就回到我原来呆过的那片山林中去了,去过自由自在的安逸的生活。走在松树间,没有必要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很是惬意,风吹来把我的衣带都松开了,山里的月光照着我,弹弹琴,非常自在,无拘无束。你问我是不是把人世间的道理都参透了,你自己来看看嘛,我们这里的渔翁唱歌都唱到湖心了。(结合蒋勋的讲解,粗浅的翻译)虽然我对此诗一知半解,可是却可以直觉出其中的些许禅意,大有一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之感。

       与大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一样,王维曾经积极入世过的,从其早期的诗歌中可以看出,可是仕途受阻遭遇迫害,其诗句“自顾无长策”也透露出其“儒”的尾巴。既然“入世”而不得,那就“出世”,归隐山林,过起描摹山水、歌咏田园、奉佛参禅的生活来。

      蒋勋还介绍了王维的另一首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歌的画面感十足,让你看到山水的美,山水的简单和淳朴,最后一句挽留朋友留下来。他可以鼓励大家走向山水,提倡隐居。

       王维的诗句一直传诵至今,他和他的诗句所代表的生命形态,他的生命经历,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灵选择,我想这应该是王维诗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吧。在社会日趋浮躁的今天,我们容易迷失自己,岌岌于追求名和利;我们要承受着着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生存压力,在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有过某些时候的想逃离,于是王维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选择。他告诉我们,其实不要那么累,可以有另一种活法,你可以走向大山大水,在这些大美中,你的那点或爱或恨或怨念甚至是生和死,都不算什么了,你自然会豁然开朗。

       读王维,我们不至于真的“解甲归田”或极端到“遁入空门”,但我们确实能够学会放下,放下一些纠缠。正如蒋勋所说,为朋友疗伤的最好方式,不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和安慰,而是带他去山水间走走,泡个温泉,他自己会慢慢开解。

       读王维,带出了另一个相似的生命形态——庄子,高中语文课本上有一文,叫做《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只是记得庄子也是一样的超然和淡泊当你走不出自己,走不出自己那点人世的纠结时,那么去看看庄子,当然还可以看看王维。

       如果说把王维比作今天的歌手,我觉得他的作品是治愈系的,可以给你疗伤,可以让你看淡一些,让你躁动的尘心安静下来。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