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佟读书笔记】曹文轩《草房子》——第二章:纸月
2015年11月读书笔记:#11月读书笔记#读《活着》——活着,幸存?侬爱哪个呢
2015年12月读书笔记:《草房子》系列
这一章的纸月并没有写完,只是简简单单的交待了桑桑对纸月朦朦胧胧的爱恋,以及孩子们对桑桑和纸月善意的嬉闹,其中穿插了个伏笔——慧思和尚。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个时光,班上的同学总是无缘无故的把你和另一位异性同学扯在一起。其实本没有什么事情的,当被拉上关系之后,总会忍不住的不经意的去留意下对方。而桑桑和纸月,算是桑桑先喜欢纸月的吧,敏感的孩子们发现了桑桑的不一样之后,才把他和纸月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常说: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而纸月,无论任何时候都是默默的,沉默着,恍若一只安静的兔子,永远不知道动如脱兔的什么样子。被人欺负的纸月,被外婆带着过来找桑桑的爸爸桑校长的时候,她安安静静的,需要明确表态的时候,只是轻轻的点点头,或者轻轻的说一句。被人欺负的纸月,在板仓被人欺负,在油麻地也被人欺负。前者和后者的欺负是不一样的,前者被人欺负没人帮她,她只得转校;后者,有桑桑,有桑桑举着砖头找人打架。被人欺负的纸月,在桑桑和朱小鼓因为桑桑丢失的作文本在纸月的书桌里被发现而善意的“嗷”那么一声之后,两人在泥塘里打成泥猴儿的时候,她静静的在教师的门缝里往外看。被人欺负的纸月,也因此中午没有去桑桑家吃饭。当桑桑的母亲问他纸月的时候,桑桑只是委屈的说着:我没有欺负她,我没有欺负她。桑桑在这里的委屈,并不是觉得自己委屈了吧,更多的应该的憋屈,他不知道为什么纸月为什么要回家?沉默的纸月是不会告诉桑桑理由的。桑桑对纸月,正如我们小时候懵懵懂懂的,喜欢一个异性,觉得他或者她不一样,总会格外的关照一些,总会在对方的面前格外的爱面子,也总会更加倔强不会低头去问一句:纸月你为什么回家,为什么不去我家?纸月去我家吧。
桑桑与纸月是有缘分的。我甚至在憧憬,他们长大了能够在一起,青梅竹马,柔柔的纸月,需要桑桑这样的男子汉给一个温暖的港湾。
桑桑去板仓找纸月的路上,不自觉的去了慧思和尚的庙里,跟慧思和尚聊了会儿天(原谅我受诺一的影响,聊一会儿天)。本应很平和的慧思和尚,却知道桑桑,却在得知桑桑是去找纸月之后硬是送了桑桑一程。桑桑是个小孩子,当慧思和尚把怎么知道桑桑一事儿骗过去的时候,其实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知道是纸月告诉慧思和尚的。纸月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是跟谁学的呢?纸月是一个无父无母只有外婆相依为命的孩子,外婆是不会识字的。慧思和尚教的呗。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慧思和尚只教纸月呢?是因为纸月聪明?是因为纸月漂亮?是因为纸月孤苦?比纸月聪明的孩子多了去了,比纸月漂亮的孩子多了去了,比纸月孤苦的孩子也多了去了。为什么只教纸月?因为她是纸月。桑校长固执的认为,慧思和尚是个有文化的人,曾经是个教书先生。是呀,教书先生,教纸月的毛笔字。对纸月比对其他的孩子始终多了一份不一样。那份不一样是什么呢?读到这里,或许已经有一定猜测了吧!何况桑桑还在慧思和尚身上看见了一双熟悉的眼睛。
作为读者,作为现在的人,无法去体会慧思和尚的痛苦,纸月母亲的痛苦,更无法去体会当时的社会。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我觉得慧思和尚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吧。由于工作的原因,见多了比豺狼更凶的父亲,比豺狼更狠的父亲,比豺狼更残忍的父亲。也就相信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不爱子女的父母。这个是跟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相违背的,甚至是一个大逆不道的理论。从小我们就被人说,你要听话,你看你的父母为了你做了什么什么。殊不知,或许做的一些事情,并不是父母为我们做的呢?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呢?当然这样的父母当然是少数。慧思和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了纸月一份父爱。个人觉得,慧思和尚也算了一个有担当的父亲了吧。
为什么决定写这本书每一章的读书笔记呢?是觉得整本书里,充满了爱与宽容,以及向前看的力量。让我们看见真实的社会有丑陋,但是丑陋总会过去的,阳光永远在前方,照亮黑暗的路。

真棒,加油!
纸月好可怜 总是被人欺负啊
没爹没妈的孩子啊,还好最后慧思和尚带她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