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44姐妹  36947帖子
发帖
luckyangell13

【lucky悦读】读《把时间当作朋友》(1/60)

luckyangell13
luckyangell13 luckyangell13 2016-01-31 21:00 阅读(2645)

lucky《把时间当作朋友——用心智得解放》

去年底开始李笑来老师这完至今也有月余,断断续续写着后感,拖至今日布。了那句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不好一生。知易行

看得我很痛苦,五味杂陈。一方面心潮澎湃,得自己掌握了心智解放的秘密,一切来得及,可以好好努力;一方面懊悔不已,什么心智开,白白浪了那么多的时间,无所事事,毫无建。就像的,大天然地痛苦有忘功能,我度非常慢,而且忘。好不容易完,赶上豆瓣去找读书评论恐地搜是不是有我没看出来的门道,然后看到秋叶大神的书评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很兴盆冷水。

冷水从淋到脚,透透的。

我就是那个很兴者,也是大神所指的缺乏常的人,没有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秋叶老师说,了三句1、你要有被别人利用价,你才会走向成功。2、要学会技能,最好的方法是持,最大的障碍是耐心。3、合理划不如养成上行习惯


坚持、耐心、行动。读完此书,我觉得就是要找到一个着力点,不管是健身、学英语、工作、还是其他,坚持做下去,耐心地等候,时间是看得见的。你把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会发芽,长大,开花。回想自己30年的人生,一直浑浑噩噩,没有特别清晰的目标,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至今纠结。毕业后进入一家事务所,开始了别人眼里的好学生该有的职业生活,然而只有自己清楚自己是外强中干。三年过去,离开疲惫不堪出差频繁的工作,跳去了安稳的单位,过着温吞的日子,循规蹈矩,结婚怀孕生子。孩子的到来逼迫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给孩子什么样的条件,于是去关注理财、自我管理、育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书,思考着、挣扎着、纠结着。过去的自己不注重总结与输出,过了30的门槛,恍然惊觉时间飞速过去,自己却没有留下什么记录,也没有多深的积累,能力也貌似没有多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还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陆陆续续在网络上关注了一些通过心智开启从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人,她们都通心智得不可思议的成长与进步如春楠、达达令、简七、潇洒姐等。也一直视云朵妈妈、文怡等大V为人生偶像,欣赏她们的生活态度,羡慕她们取得的成就。如今自认为心智得到了启蒙,逐步成长,我想做更好的自己:好妻子、好妈妈,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庭,让老公没有后顾之忧,让小朋友可以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去看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目前已经开始的行动有:1、拟出了2016年的书单,开始有计划地读书,并输出读书笔记;2、编制了梦想清单,不断地完善,并把清单中的事项细化至月度,使其可落地执行;3、按照书中的说法记录时间开销; 4、每天记录成功日记; 5、坚持记账,对账、分析; 6、学习理财。已经配置了保险、基金、P2P、公司股票。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娃还小,总是会打乱进行中的事情。比如下班后陪玩、喂辅食、喂奶、哄睡,陪睡。一切结束后收拾自己,开始看书。但娃时不时会哼唧,不好好睡觉,又要安慰和陪睡,于是会打乱进程。之前会焦虑,觉得自己已经落后很多了,需要大把时间迎头追赶,但现在想明白,有了娃,下班后本就应好好陪孩子,其他的事只能见缝插针地做,急不来。这样想着,心态就轻松些。

其实还不只是照顾娃从而没有完整时间的问题。就像开头所述,知易行难,我自己还在跟自己角力。明知时间宝贵,却也还总想着淘宝、看微信、玩手机,还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乱七八糟,啰啰嗦嗦地写了一些话,这是看完《把时间当作朋友》后内心的一些想法,希望2016年自己有更好的改变。


书中一些触动我思考的语句摘录如下:

1,兴趣真的那么重要么?首先,些人并不是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我不喜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


2,培养孩子兴趣,不是来一架琴,或者书给孩子就可以了。事上,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可能就已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 然后筋想了怎才能孩子学会并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者好然后兴趣就自然出了。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3,所有学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持,而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持,其就是重复; 而重复,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大量的时间投入。


4,没有什么要比发现、培养、呵整自己的心智更重要的事情了。一旦我的心智出问题,我就会因为错误的理解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浪时间往往不无法估量,更可怕的是,错误和浪甚至可能根本无从知


5,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移到其他地方去的候,痛苦就会几乎自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另外,我不必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告,我的大有一种自我保功能忘痛苦。


6,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大的机制,所以,他不由自主地被自己的感所控制。他把背单词当作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乃于于店里从来都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年年改头换面的所趣味记忆足他想要脱痛苦的需求。实际上,他不知道,正因把背单词当作痛苦的经历处理,果每个单词记忆都包含着痛苦的大脑为了保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单词遗忘!


7,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天性的第一步。


8,“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在生活中,只有极少数人最终掌握了这种能力,也因此而与众不同,同时又往往令他人迷惑地感叹“我怎么看不了来他到底比我强在哪里呢?”其实,说穿了就很简单,掌握了“推迟满足感”之技巧的人早就有因此获得极大的、只有少数人才会获得的利益的经历。于是,他们最终表现为比绝大多数人“更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这些耐心被用来不动声色地承受更多的打击和挫折,轻松坦然地面对更多的威逼和利诱;甚至,可能会仅仅因为他们惊人的耐心,那些打击和挫折对他们来讲不再称得上是打击或者挫折,那些威逼和利诱对他们来讲根本并不存在......


9、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不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说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10、养成记录你每日时间开销的习惯吧。这是第一步,其他的很多良好的时间使用习惯都会因此自然地养成。如果你已经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记录一下当日的时间开销,那么,第二天早上就会很自然地开始在脑子里规划全天的时间了。


11、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你的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12、如果你想做事,你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的时候,只要你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也往往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是肯定没有任何意义的


13、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处境并不令人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踫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还是那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你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并且全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失败,怕什么?关键在于在每次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只要能汲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了。


14、见识越少的人越喜欢用自己所有的见识作为判断依据,并且完全不顾自己见识的局限,也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局限。


15、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16、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17、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从今天开始,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都罗列了来之后,仔细分辨: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然后标记出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欢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


18、一定要想清楚并记住这件事儿: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弱者相信运所,强者只究因果。”...“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19、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20、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 那些精神生活上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在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21、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简单的部分要迅速做完,而后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投放在处理困难的部分上。然而,很多人会在潜意识中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几乎全部时间都被用来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一般地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会自动消失......


22、当他们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早已经给自己找到恰当的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乃至于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那些事太枯燥,确实提不起兴趣来...“


23、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实际上更可能只不过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


24、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 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所欠缺,那么A,短期:求助于他人;B,长期:求人不如求己——开始学习; 测算时间,把自己擅长的部分放到后面可能是优势策略; 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自己随时监督自己;按部就班完成计划。以上是一个人自我管理必备之策略


25、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26、要想提高你的社交质量,你最好多花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27、想知道为什么你明明比你身边的人强,但是他们却坚决不认可你么?首先,很可能事实上,只不过是你”觉得“你明明比你身边的人强而已。每个人都有这种倾向的。心理学家们早就观察到这个事实,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各种各样的心理学实验,验证了这种普遍存在的人类心理倾向。比如,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 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这叫”self-serving bias"。


28、为什么人们会很自然地产生急功近利的想法呢?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同时,倾向于高估当前回报的价值。


29、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是现实的、可行的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你的耐心就能从它那里得到回报。


30、所谓的真爱,就是耐心,而所谓的耐心,本质上就是时间的投入。


31、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简单。在某一天,做一件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游,更可以是买一件让他惊喜的礼物——反正一定要让他印象极度深刻。而后,你自己在日记里记录清楚这件事情,当然包括时间、地点与事件,而后千万要妥善保存。大约两三年之后,在他有一天开始觉得并抱怨时间太慢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翻出来,给他看,让他体会。这么做的要点只有一个——耐心。首先,起点最好应该在七岁前后; 其次,终点应该起码两三年之后。而后再过三五年,再提醒一次。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还会影响他此后一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将因此对你无比感激,充满崇敬。因为他终将明白,这种宝贵的“相对优势”根本就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只须大致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对此茫然无知你就很容易想象这个结果了。


32、绝大多数学习上的成败与智商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限制有关。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3)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