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综合理财 246704姐妹  156626帖子
发帖
楠楠说钱

【nannan学理财】020 医疗开支:低成本的大健康策略

楠楠说钱
楠楠说钱   楠楠说钱 2016-03-12 20:16 阅读(11783)


人吃五谷杂粮,怎么会不得病?人们在医疗方面的花销越来越高,它变得愈发不受控制,看个头疼感冒花上几千元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做个小手术就得几万,要是有个大病,倾家荡产卖房卖地也不新鲜。人们盼望着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只有健康的时候财富才属于自己,幸福才属于自己,但人们往往对健康的关注太少。


1、防范于未然,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和家族病史。

很多家族病史像是刻在基因里的密码,并不是说100%会得和父母一样的病,但父母再孕育孩子的时候,他们的遗传因子必定会对孩子的先天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后天的改变要花费大力气。就像是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某些部分出问题的风险大大增高。比如我父母的视力非常好,我虽然不太注意保护眼睛,但是视力一直不错,可是父亲有坐骨神经痛的毛病,我就得到了遗传,天冷也不敢穿太少,因为动辄每年犯一次这个毛病,着实让人恐惧,动弹不得。


所以,我在这方面就非常注意。2011年祖父去世,被糖尿病折磨了近20年,皮肤溃烂不封口,眼睛视力减弱,最后由糖尿病引发的综合征导致心力衰竭。同年,大姑妈查出了同样的病,开始打针吃药稳定血糖。2012年,我毕业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拉着老爸去医院做全面检查,那时候他体重有190斤,身高170,属于中度肥胖了,再发展下去,有可能也会有代谢方面的问题。经过全面检查,已经有早期代谢问题,果断用中医调理体质,改善痰湿肥胖问题,配合中草药和合理膳食,再加上锻炼,短短半年把体重控制在150斤。还记得那时老爸不情愿花好几千去调理,他觉得血糖不超标就可以了,但所有问题都会在数据看不出问题的时候悄悄埋下,如果对家族遗传史或者身体的微小变化有足够的关注,就能未雨绸缪。如今老爸的血糖依然非常稳定,不用吃药打针,只要不暴饮暴食,基本没有什么忌口。我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2、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货比三家的看病策略


预防为主固然好,真有了病还得去医院,到了去医院时恐怕就是任人宰割了,别想着和医生讨价还价。其实也不尽然,选择医院也是要货比三家的。2015年9月,母亲做了一个小手术,当时去了我们当地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拿回来的手术方案让我并不满意,手术创口大,住院时间长,而且花费不低,还有一大部分都是自费,但并无自费理由,明显就是乱收费。


于是我就开始了解这种疾病,在网上查全城有什么治疗方法,看医院介绍和病人评价,比如春雨医生等医疗类APP还是有很多资讯可供参考的。之后,我们特地预约了三家,请假带着老妈挨个医院去了解。除了找西医手术治疗,我还找了同仁堂的老中医为妈妈进行了中医调理。我相信,如果不是把体质调整好,很多问题还是会以各种形式出现。老妈乳腺增生三次动刀,最后是我建议去看中医,结果瘀滞消除了再也没有增生了。


最后,我们选了更好的微创手术的方案,避免了开刀的痛苦,没有留疤,恢复非常好,配合中药改善肝气虚弱的体质。而且在二甲的军医医院里,花费也少了很多,大夫和护士更加尽职尽责,服务比大医院好很多,而且医院病人少,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和休息。


如果你把看病当做享受服务,那么就要同时了解多个医院的治疗方案,而不是简单的以为三甲医院的所有科目都是强项,医院也是市场化竞争,术业有专攻,为何我能冷静的选择最适合我们的治疗方案呢?并不是病人越多一定越好,我就在同样有微创技术的另一家三甲医院蹲点儿,发现不少复查病人反应做的不细致,护理不耐心等问题。


因此,如果有很严重的病一定要去最好的三甲医院,如果是一般的疾病可以考虑二甲医院,如果是头疼脑热,发烧感冒,社区医院又何妨?国家不鼓励所有人都扎堆到三甲医院,这样不利用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所以对不同医院设置不同的门槛费和医保报销比例,就是为了平衡医疗资源。我和老公的颈椎痛就是在社区医院的按摩室治好的,两个人拍片子加半年的治疗费用,也就五六百元。


3、多渠道保健,小成本的大保养

很多人没有保健和保养的意识,认为长时间吃保健品花销大,其实,保养的方式有很多,那些有用的保健方法往往超级便宜。


-中医汤药: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其宏观整体的看待问题的方法确实适合保养实用。也许中医治病没有西医见效快,但中医一定治疗的彻底,而且更适合防范于未然的保养。中医汤药治好了母亲的胃寒,我的胃寒和脾虚。成本每人1-2K,调理周期半年。

-刮痧拔罐:我曾用一个暑假系统学习了张秀琴的全息刮痧疗法,如今家人的按摩都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穴位按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是后背四肢疼痛,连发烧感冒、五脏疾病也能起到疗效,配合拔罐效果更佳,需要学习一些这方面的入门知识,网上百度都有。成本100元不到,玉质或牛角刮痧板、刮痧油,拔罐器。

-艾草生姜:艾灸和隔姜灸在中医疗法里非常有名,但是在家里用容易弄的烟熏火燎,对家人肺部健康也不好。婆婆经常失眠,无意中想起艾草包泡脚是最好不过的活血通络,提升阳气的方法了,配合热水洗脚起到安眠效果,于是买了艾草、生姜、藏红花等多种草药包,坚持每天晚上泡脚15-20分钟,现在婆婆逐渐提高睡眠质量,延迟睡眠时间,而且也逐渐改善体寒怕冷的问题。成本50元,240包,除了三伏暑天,够泡上一年的了。

-食疗保养:老妈喜欢看《养生堂》(北京一套)和《健康之路》(中央十套)学习了各种食疗养生方法,从给我活血补气的山楂黄芪玫瑰花水,到给老爸祛湿的薏米红豆汤和荷叶水,到坚持每天蜂王浆(蜂蜜)冲阿胶补血,再到食疗煲汤煮粥,这些养生的小方子坚持下来,可以把身体调养的棒棒的。成本:2000+,一家人一年的额外养生食疗费用,也还是划算的。但前提是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知识,并和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体质,以及确认这样的食疗方法是否适合自己。


4、利用一切资源,坚持健身


以上介绍了很多时候老年人的保养方法,年轻人也可以用,但对我们来说,还有更直接的锻炼方法:健身。现在健身这事是时尚,从晒微信运动走步排行、到反手摸肚脐,再到秀马甲线,人们的健身体念逐步提升,这确是是好事一件,但是高昂的健身年卡却会让大家却步,但是哪有有什么关系呢,nannan会把自己的小成本健身的妙方供大家参考使用。


-利用一切资源,免费的,低成本的

我2014-2015年,健身的花销不大,主要是有好的渠道,之前公司的福利,一节瑜伽课10元,一年花费1500,每周上三节课。同学在读博,和她一起打球,场地费10元一小时,外人租的话是40元。今年在国外,公司宿舍有健身房,全部免费,每周打3小时乒乓球,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骑自行车10分钟,臂力器械10分钟。把这些便利的条件用起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健身机会。有人说,工作和生活中没有这些机会,怎么办?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械也不错啊,每晚饭后1-020分钟,压压腿,伸伸胳膊也是好的,至少不会得颈椎病吧。

-办卡可以选择次卡和体验卡

年卡每次的费用很低,但是谁也无法保证365天都去锻炼,如果无法保证至少180天出现在健身馆,大忙人可以考虑次卡,时间也自由很多。另外有很多会馆提供几次的体验卡,价钱不贵,一方面可以看看课程是否适合自己,另外一方面,如果坚持性差的,也不会花费好多钱办卡又不去,哪怕单次卡贵些,也比年卡用不了几次强。

-在家锻炼,最实用省钱的健身方法

冬天出去锻炼不方便,可以买一些简单的“器械”在家锻炼。只需要一个身位那么大,你就可以铺开瑜伽垫练习了,如果再买一个瑜伽按摩滚轴、瑜伽砖和瑜伽带,就可以按摩身体、静坐冥想和伸展四肢了。总成本在150-200元左右。就算是爬爬楼梯(只上不要下,下楼梯做电梯,下楼梯对膝盖伤害较大),举举哑铃,身体只要在运动,就会增加气血流动。

-关注网上资源,尤其是方便的APP软件

网上有各种视频:瑜伽的、跳操的、伸展的,还有KEEP这样的手机APP,根据性别、健身目标和体重等,详细为每个人定制教程。

免费的,低成本的健身方案一直都在,关键是别犹豫,迈开腿,走向更积极健康的生活只需要一点勇气和一点毅力。


最后,还有一个是参加医疗社保和商业保险,为自己的健康增加一份安全和保障。不过,保险可以保钱,保命保健康可还得靠自己。

最后,祝愿财蜜们都健健康康,家人也都平安顺遂!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75)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