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旧
我家那边有个伯伯,人有的时候爱占点小便宜,伤天害理的事情不做,不嫌辛苦,各种活都干过,突然有一天,得到了两百万的巨款,他还是一切照旧。
他出生于60年,有三个小孩,老大是个儿子,后面连个女儿,家里面人口比较多,偶尔喜欢占点小便宜,平时勤勤恳恳,经营各种营生。买过烤红薯,卖过冰糖葫芦,摆过圈圈套毛绒玩具。种过玉米,养过鱼,养过牛,种植茶叶,种植坚果,这些都没有成功。
以为就要这样过一生了。
政策的春风来了,挡都挡不住。西部大开发,到处修高速,他们都田地被征用了,他们家以前包产到户的时候人口多,分到的就比较多,后来又因为开荒,劳动力多,就选择挨着路边,使劲开荒,没有一家的土地有他们家多。这里他们拿到了五十万左右。
后来,我们这边开发起来,他们人口多,在农村宅基地规划范围内有好几块宅基地,可能这就是地主吧。由于政策说一户人家只能有一块宅基地,就出手了手里的两块宅基地,这样钱到手了,也不会被政府天天做思想工作。这里有了一百二十几万。
接下来,跨国铁路又开始动工,他们家以前养鱼的那片小池塘被征用了,又是四十几万到手了。
粗略估计一下,有两百来万了。
钱算不少,但毕竟人口多。老人决定一家给个二十几万作为他们小家买房建房的初始资金。剩下老人拿着,以后说谁家的小孩考上大学奖励给孙子外孙和作为老人的养老资金。
老人说,现在的年轻手里装不住钱,还是放在老人手里老人心里踏实。老人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好好学习,进入传说中的清华北大。老人确实觉得中国的大学只有两所,一所清华,一所北大,哈哈。
两个人老人,领着农村养老保险,平时还是该摘坚果就摘坚果,该采茶采茶,平时该休息也休息。那些大钱就存银行定期,这些小钱他们都还花不完。
画重点
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很多人觉得他没有出息,干什么什么都不成功,后来发了政策财富。归根究底,还是那些年勤奋,鼓励开荒的时候,开了很多土地。
二、守业更比创业难
守业更比创业难,儿孙后代没有吃过苦,就不知道怎么合理花钱,就不要溺爱他们。力所能及的去提供一些帮助,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都天空需要自己去打拼。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