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考会计从业】之会计基础(21天财女第一期)
【会计报名条件】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第73号令》取消免考规定。并全国实行无纸化考试,即电脑答题。同时,三科一起同时考过才视为成绩合格。
【会计从业资格证获得条件】
①基本科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由国家财政部组织的全国性考试,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考试及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该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各地自行编制教材及安排考试时间的政策,考试大多涉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与实务》(或为《会计实务》与《会计基础知识》)、《初级会计电算化》。
②基本条件:凡高中以上学历、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青年人会计从业考试网的人员均可报名考试,通过考试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2014年6月3日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9月中旬考试。刚好有4期21天。
初步规划(实时调整)
6月04日-6月24日:第一期,重点会计基础。
6月25日:总结。
第一周:课程内容学习,掌握新技能; get√
第二周:课程内容学习,掌握新技能; get√
第三周:回顾与总结,慢慢消化,做练习、背书。需要后期时间补足,复习时间需要增加。
SUMMER & FISH
~~~~~~夏天来了!一起来抓鱼,好多好多鱼 ~~~~~~
~~~~~~~~~这个夏天,抓满满一箩筐~~~~~~~~~~~~
6月26日-7月16日:第二期,重点财会法规。
7月17日:总结。
7月18日-8月07日:第三期,重点会计电算化。
8月08日:总结。
8月11日-9月1日:第四期,复习。
三周时间:每周复习约一门。
按照计划,8月初左右第一轮的学习结束,结束后的某一天可能回去宁波玩一趟,放松一下,做个中间的休息。9月中旬考试,约有一月时间即4周时间准备考试,那么三周记忆,一周错题和重点易错题的回顾。考前一天,做旧题练手。
说明:
①加班等不可控因素会导致停更(见谅啊)
②各个课程的难易程度不一,时间的区块上会有不同,需要做调整。
AIM:会计零基础,希望一举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同时进行的还有:驾校)
-
萱蘇萱蘇
昨天:
两件大事:
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着手学习。
主要内容(以下内容为默写,以此加强记忆力):
1、会计的概念: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以货币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核算(4项活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监督。
3、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三阶段:资金投入<所有者权益、负债>、资金运动<供、产、销>、资金退出)
4、会计4大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非破产清算等情况)、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5、会计的8大要求:首要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次级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及时?<忘掉一个>)
-
萱蘇萱蘇
【第一章结束】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一章练习题
1、会计要素:
①资产:过去的经济事项形成,现在能控制的,将来有收益的。按照流动性(变现速度)可以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具体的可以分为:长期资产、短期资产、固定投资、无形资产、其他。
②负债:过去的经济事项形成,将来会导致资产流出的。按照流动性(偿还期限长短):长期负债、短期负债。
③所有者权益:又称剩余资产。4大来源:股东投入、……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未分配<没记住,囧>
以上是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④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⑤费用:这个比较复杂,有六项具体又可以分为两大类。A制造成本:直接成本、……<又没记住,囧>B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两类的区分:前一个是对象化的费用。后一个是按照会计期间进行损耗分配的。
⑥利润:收入-费用。有三个层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三者区分,个人理解: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收益。净利润=利润总额-税收等因素。(理解可能有偏差,教科书写的简单,辅导书写的复杂,有点晕,得理理)
以上是利润表要素。
2、会计等式
①第一等式或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推导演变过程:资产=权益(权利要求)=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是静态或者某一时点的财产状况。
②第二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这个是利润表的编制基础。
③两等式的勾芡关系或第三等式或会计等式的变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用期初和期末来理解。期初时,财产结算完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末时,要进行财产结算,此时与期初不同的是产生利得和损失,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入-费用=差额,差额正为利润,差额负为亏损。等会计结算周期届至,按照规定的分配比例,将(收入-费用)分摊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形成期末的一个新的静态值: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会计恒等式,恒等。
-
萱蘇萱蘇
3、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①会计对象概念没有弄清楚。特别是会计对象在资金周转中的三阶段的资金形式。会计对象:可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货币活动,也就是社会再生产中的货币运动。在资金周转中的三阶段。供应:货币资本→储存资本,表现形式:购买各种材料。生产:储存资本→生产资本,表现形式:各种费用的支出,如人工、制造等。支付工人工资,就在这个环节。销售:生产资本→货币资本,表现形式:收回货款。
常见错误点:支付工人工资是资金周转环节,不是在资金退出环节。<很不幸,躺枪>
②会计4大基本假设的作用。特别是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区别,以及两者对后面编制表格的影响。
-
萱蘇萱蘇
查漏补缺:
1、所有者权益3大来源:所有者投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4大内容:实收资本(×注册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费用
两大类:①生产成本3构成: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试题的物资)、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如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制造费用(企业等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②期间费用3构成:销售费用(卖东西发生的,注意有专设销售机构的人员的职工薪酬和福利)、管理费用(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中发生,注意有职工薪酬)、财务费用(筹钱用的花费,如给利息的支出)
3、利润3层次,还没完全消化,辅导书和教材不大一样。
漏写:
会计要素的计算属性:5个
历史成本(一般都用这个)、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
萱蘇萱蘇
不开心了,ipad丢失了,好想哭啊!这是我辛苦一个多月兼职从朋友那边易手得到的。对于我来说真心很重要!icloud上面的是我朋友的信息。
先整理下情绪,步调不能乱。如果找不回来,我只有明年才能再买一个了。kindle不能阅读PDF是硬伤。好讨厌,去年丢了一个三星手机,结果买了现在用的这个渣机。一下子,世界不开心。里面有很多很多我的资料。
昨天的内容:
1、会计科目,根据会计准则是否要求,有六大类和五大类的区别,会计准则要求有金融共同类,其他的都一样: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2、会计的具体内容:①款项、有价证券;②财务的收发,③债权债务,④资产,⑤成本;⑥损耗……
3、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为三个层次。逐步细分。
4、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基本上对应。
会计账户:①资产类,②负债类,③所有者权益类,④成本类,⑤损耗类。
5、复试记账,我国常用的是借贷记账法。
-
萱蘇萱蘇
6、资产类: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贷增借减,余额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类:贷增借减,余额在贷方。
成本类: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
损耗类:分成收入和费用,无余额。分配到所有者权益类中。
与成本一致,费用:借增贷减
收入:贷增借减。
不开心,记忆力都不好了。
-
萱蘇萱蘇
还是想哀悼一下我的pad,毕竟来回上班2个多小时,都是在用pad充电的,除了这里有大把的自己的时间之外,回家只能看一点点。
补充一下:
1、会计科目的分类:总分类科目:内容由财政部规定,和明细分类科目,经济业务复杂的企业可以灵活指定。
2、同时有数字编号:
1、资产类,2负债类,3共同类,4所有者权益类,5成本类,6.损益类。3、科目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4、复式记账法,基础是会计恒等式。如上面的借贷记账法的借贷增减的安排,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所以,资产的方向和所有者权益、负债的相反,后两者保持一致。收入-成本=利润。六要素关系公式: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成本,转化资产+成本(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所以在借贷关系上,资产、成本、费用一致,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一致。所以也就能理解复式记账法可以试算平衡了。(个人理解:不知理解是否正确,反正有助于记借贷方向)
5、试算平衡,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本期借方发生额=全部本期贷方发生额
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
萱蘇萱蘇向派出所报案了,但是找回来就像海底捞针,我大量的资料啊。好吧,我开源入手一个大屏幕的手机吧。盗窃罪可能够上标准。ipad air现在的市场价是3000+,够了盗窃罪的标准。
-
萱蘇萱蘇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说简单很简单,就两字:登帐。围绕登帐涉及三要素: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根据这三要素也就清楚了编制会计分录(登帐)的步骤。
做题的时候,期初余额借贷平衡时,没觉得幸福,但是当发生额试算平衡以及期末余额试算平衡时幸福感爆棚。
-
萱蘇萱蘇
小SUM:①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原理是会计恒等式的具体运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个人理解:需要在两个或多个账户上都填上。
两个: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型。
多个: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型。可以理解成多个简单的分录的杂糅。
不论是两个还是多个账户,一定要注意关联性!关联性错了,最后会乱表<干过,这档子事,囧o(╯□╰)o>。而且就像数学中XY坐标一样,借方向X坐标, 贷方像Y坐标,借贷双方就把某特定的经济事项给定格了。如果不错填、一定平衡。
个人理解: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用试算平衡检验。
最终发生额以及期初和期末余额相等,因为我们在编制某笔经济业务时,按有借必有贷原则,在相应的借贷方向上填了,就算把借方的A分成了贷方的abc,分布在各个贷方中,但始终计算发生额时: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又∵期初余额平衡,发生额平衡,∴期末余额相等。
-
萱蘇萱蘇
小SUM:②基础中的基础:背企业会计科目参照表。
因为只有判定了账户,根据相应的借贷规则登记,最后归总,用试算平衡检验。所以背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基本功。<只能说任何知识都少不了背诵,任何武功都得扎马步>。
早安!待会练车去,吃完早饭就滚粗~~~虽然很想上我好不容易编制的余额和试算平衡表,无奈太凌乱,不好意思上台面<
囧
>
-
萱蘇萱蘇
昨天的内容学的有点少,主要还是在会计分录这个问题上。北京版的辅导书在交代了分录制作后就跑入了下一章。浙江版的教科书对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看来考试还是很重实务的。这一节对会计账户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框架:
1、资金筹集业务;
2、供应过程业务;
3、生产过程业务;
4、销售过程业务;
5、财务成果业务;
6、利润分配核算;
-
萱蘇萱蘇
主要看的是前两项,
1、资金筹集:①实收资本;②借款。
2、供应业务:①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同时包括可以使用时的花费的合理、必要的支出,如运输、包装、安装、买价等。
②难点:在建工程:自行建造而成,或需要安装。调试后才能投入生产。借方登记各项具体的费用,贷方记录结转完工的实际支出。
③采购业务:设计的账户主要有:原材料,对应账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好复杂的计算过程,所以以书上的例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