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如何跑赢通货膨胀
记得2017年有一个新闻:44年前存银行1200元,如今取出2684元!。这个真实的事件足以说明现金为王是个坑。
通胀,是我们兜里的钱被合法掏走的魔鬼。那么普通人如何跑赢通胀呢?
去掉房产,因为房产已经是不动产了,它今后的走势我们左右不了,就从我们手中的一些动产、现金、证劵等可以自由流通的财产来分成三个等级。
1,首先,拥有资产10万以下的
不要去考虑什么通货膨胀,努力工作,多挣钱才是王道!
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一定要兼职赚钱,不要这个不愿意做,那个没有兴趣。到处都有需要帮助的生意人,兼职帮他们做点事情,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口才和工作能力,不能没有钱就不学习理财技巧。
2,拥有资产100万以下的
这个阶层的朋友,也不要太在意通货膨胀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把钱花在投资自己身上:
无论收入是多少,记得分成五份:
①增加对身体的投资,让身体始终好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再好的戏也演不出来。
②用来交朋友,扩大人脉圈
坚持请客,请谁呢?记住,请比我们有思想的人,比我们更有钱的人,和需要感激的人。一年下来,朋友圈应该已经开始产生价值了,我们的声望、影响力、附加价值正在提升,形象又好,又大方。
③教育 分两层
一是,投资对自身的教育,终身学习。
最低的标准,就是我现在这个岗位没有人能够替代;再来就是能不停地干掉上级。
买的书就要认真阅读,要学以致用。参加好的培训,既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可以学习平时难以领悟的道理。
二是,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教育是能对抗通胀的最有力武器!
没有之一!
比如:养一个孩子每年教育上投资6万,投资20年花了120万,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步入社会后,要不了几年就能挣回来,以后就是源源不断的收入。最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好的工作,就没有啃老的风险…
④用于旅游,扩大见闻
生命的成长来自不断地历练,许多美好的回忆,成为生命的动力,更加有热情和能量,去投入工作。
⑤对未来的投资,增加收益。
懂得培养自己,懂得什么是贵重物品,懂得该投资什么,懂得该在哪里节约,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别乱买衣服,可以买几件很有品味的。少在外面吃饭,要吃就请客,要请,就请比自己更有梦想的、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
3,拥有一百万以上资产的
对于这个阶层的人来说,抵御通货膨胀就值得认真考虑了。
首先从生活和教育上,已经不愁投入了。
怎么才能做到保值增值抵抗通胀呢?
1、科学合理理财
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士,不能太指望获取高回报率,只要保证跑赢CPI的两个点就不错了。
每年的通货膨胀比如说是7%,每年的收益能达到9%,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
2、可以以合理价格甚至低估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的股权,然后以年为周期看收益。能大幅跑赢股指和房价指数的,只有那些盈利水平高于一般水平的好企业股票。
所以要买些估值合理的好公司的股票拿着不要动。
不懂股票?那就买基金!
投资理财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尽可能多学习:基金、定投、股票、债券、保险…等理财知识。
3、房产
买一线或二线城市的房产,要买学区房或好出租的房产。
我们不指望房子能升值多少,指望的是这套房子能过够给我们带来稳定和持续的收入。
因为租金是根据通货膨胀往上跑的。
投资有风险,不投资有更大的风险。

我家是饮食三餐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喜好来买,你可以随心去过生活,重要的是多休息,睡眠一定要足!
就现在教育这个卷法,孩子教育投资下去的钱说不定连个水声都听不见,毕竟中考的升学率在那摆着呢
中考升学率有50%,如果一个孩子从妈妈怀孕开始花钱花心思做胎教开始,是不是孩子出生后就能比没有做胎教的孩子好,更聪明更好带!每年花6万教育费在在一个孩子身上,相信她\他定能成为50%里的那一个
早上好!一起努力💪
你的心思更多的是在自己身上,跳出这个固定思维,你会有更多的好思路的!当然,孩子教育是要多管齐下,不单只是花钱,更要有耐心、爱心、陪伴…等等,如果说钱的话,只有不愿意花钱这些给孩子教育的家长,没有学不好的孩子,
啊,106元/年,8.83元/月,牛
培养孩子经济独立,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好的工作,就没有啃老的风险,这也是我向望的。希望她以后有钱请催乳师、月嫂/去月子中心做月子。没人带小孩,有钱请保姆。
我现在感觉收入增加后,升级最明显的是出去耍舍得花钱了,可以接受一些高门票及相应的消费,带娃玩!最近也在反思,要适度!
耐心爱心陪伴,有,但不够,特别是普通收入的工薪族,投入的金额不得不掂量的。
我有上纲上线么?就是感慨下,你倒是上来就给我扣了顶大帽子。
其实花钱还是最简单的,最主要还是孩子不想学,我家就是一门心思还是想着玩。考的好,考的不好,都是开心或难过不超过两分钟,赶紧完成任务去玩了。语数英补课差不多3万吧,问题是,逼着学不是事啊。看着他蠢萌的样子觉得可爱又无奈,逼他于心不忍且效果差,不逼他又怕学习后来跟不上长大更难。所以看到你这个话题又想到前几天豆瓣上讨论的内卷,感慨了下。
可以理解,孩子还小,对玩更感兴趣是正常的,你可以买一本书(陪孩子走过六年级)这本书 写得非常好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