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见闻二三事
老家前几年升级为三线城市,是一个宜居城市,旅游业比较发达。
上次回老家还是2019年国庆的时候,这次快到站的时候,真的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我平时和我姐联系密切,知道这两年老家变化很大,坐在他们接我的车上,真的一点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在家呆了几天,通过聊天,自己的观察等,觉得有些见闻比较有意义,记录如下。
1、公公对儿媳妇说:拆迁的房子,你是买了一块砖还是添了一块瓦?
我妈家拆的只剩下我妈住的那条路10几户人家,其他去年都拆了。
这个家庭有一儿一女,儿子大,儿子和公婆同吃同住(公婆的房子,儿子一家开支公婆的),女婿挣钱能力强,女儿也住的不远。房子拆迁前,老爸抽的烟,父母穿的全是女儿买的,女儿平时还给父母零花钱、买一些家里日用品。所以拆到3套房子,300万现金的时候,老人给儿子、女儿一人分了一套房,自己住一套,给了儿子100万现金,女儿50万现金。这样的分法,除了儿媳妇,其他人都没有意见,儿媳妇要闹,公公对她说:我这些房子,你是买了一块砖还是添了一块瓦?
这是我听说的唯一一家,公公敢当面对儿媳妇说不的。
2、人往高处走
我妈对我远嫁一直耿耿于怀。这次回去和她聊天,说哪家哪家的女儿找了个外省的老公,在我们市里买房子了,一列就列了5、6个。然后我就说,那谁谁嫁到上海了现在不是在上海定居吗?这些在我们市买房子的女婿,老家是不是都是很偏僻的地方的?
老妈想了想说,还真是。老妈又说人往高处走,很正常。
3、市属公办重点小学的老师(有编)加公积金等税后年收入7万左右
前段时间联系上了一个失联20多年的学姐(比我早两年毕业),我们这次聚了一下。
她老家是我们下面一个县的,各种原因做了小学老师。2003年就调到我们市的重点小学了,她说当时只知道我在市里,想找个熟人聊聊(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关系很好的),谁知道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我(我99年就南下了),今年也是机缘巧合才联系上我。
不知怎么说起了老师的收入,开始她说她一年到手收入就5万左右,我说如果加上公积金和年终奖呢?她说就7万左右。
然后我说广州这边老师的,2010年开始就比照公务员的标准了,她说也说了好几年就是不知道哪一年执行。她还说女孩子当老师挺好的。
我问她双减前有没有带学生补课,她说没有,老公不让她那么辛苦。老公挣钱能力强,工作忙,叫她上好这份班,把孩子照顾好就可以了。
4、老家的年轻人也跳广场舞
我们找了个晚上去市民广场逛了逛。一下车,就被一群年轻人的舞蹈吸引了,我姐说这叫鬼步舞。原谅我老土,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鬼步舞,知道鬼步舞长什么样,广州这边只有大妈才跳广场舞。
虽然我不会跳舞、也不懂舞蹈。跳舞的有男的有女的,都是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我觉得他们跳的真好看也很专业。我们欣赏了挺久,我录了好几段视频,可惜小她上传不了视频。
年轻人愿意晚上出来跳舞,说明生活过的很安逸。跳舞比宅在家里玩游戏要好的多,而且这么大的运动量,睡眠质量肯定比不运动的人要好。
所以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好。
最后来两张我妈家边上的风景图。
我小时候是在这个水库泡大的,不过只学会了潜水,没学会游泳,走路从我妈家到水库,不用5分钟。
我妈每天就在水库边上这条路散步。

如果不拆迁的话,老公说等我们退休了,每年回去住几个月(他很喜欢我妈家)。
是的,东西都更好吃😂
现在拆迁没有前几年条件好。如果家里房子不多的,都不愿意拆。
离中心广场大概就3、4公里吧
你们老家发展不错, 去过一次
生活安逸。我觉得家里的亲戚生活质量都比我高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考教师编
我没有详细了解,只是听他们说没有前几年划算
私信你了
我猜是江西九江😀
看样子相似的地方很多😂
现在很多小城市都规划的很好
哈哈,环境真不错。我这次五一去安徽玩,道路和公共设施也比2005年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