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钱该不该管
这个事情我想了一下,觉得没什么我能做的,如果父母不主动问我的意见,我就当不知道,我选择不做评价。如果以后他们问我意见,我也不会评论,借都借出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昨天和很久没见面的妹妹一起聚了一下。最近她趁出差回了一趟老家,带回来一些家里的信息。我因为和父母不亲,加上有些怨气半年来没怎么主动给父母打电话,很多事情我不知道。
妹妹说爸妈又把钱借给了私人借贷,由他堂弟做担保,借给了某可靠的人。具体借款人是谁爸妈也不知道。利率年化12%。妹妹说这事她当时没敢多问,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听了也觉得风险高,不靠谱。我们都怕父母的钱会打水漂。当时我的想法是有机会要跟父母聊一聊这个事情。
但是我再想了想,爸妈没有直接对我说,更没有事先问我的意见,我去说他们,除了让他们增加不安,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帮助。这时钱已经借出去了,应该会有好几年才会还,何必增加他们的担忧。就让他们自己去消化吧。或许妹妹也是这么想才不敢多问?
我爸妈60未满,能挣钱,特别节约,这点钱大概是他们半年积蓄吧。风险不算大。亏了只是有点可惜,毕竟他们自己什么都不舍得买。过年除了包个红包,给外孙外孙女也就买一包旺旺雪饼,去年春节来每人拎了一串香蕉 我儿子并没有比我小时候得到过更好的待遇。
爸妈一辈子除了存银行,买银行理财,别的理财方式都不懂也没碰过。私人借贷一直在他们的投资道路上占很大比重。他们早年吃过亏,但也肯定尝过甜头,所以他们才会对这种高风险投资从不避讳。一边嘴上说担心,实际还是一次又一次投出去。说明他们没有吃过大亏。
之前我跟他们说过可以把钱打给我理财,我承诺8%年化,也给他记着帐。目前为止一共收到本金44400元。我给他们买了一只基金定投着。
这个本金的来源主要是爸的工资收入,有些人喜欢用微信结帐,取出来会被收手续费,他的账户钱多了收益太低。去年他终于转了一些来让我来帮他打理。我也曾见建议他打点给妹妹,这样显得公平一些。虽然这钱不是给我的,但两人都有从他们两方的角度会显得更公平。
这是自愿原则,就像他们去存银行一样,他得自己主动,我不会主动揽储。妹妹说爸爸的微信好像又攒了两万多,我也只是听听。他不说要存我这,我是不会问他的。他也可以存妹妹那,或者花掉。他自己决定。
我隐隐觉得我帮他们理财我反而矮了一头,并没有得到什么尊重。我希望他们能明白的道理是,他们并没有给我钱,也不能因为这而对我有过多的期待。这个钱不是给我的。这个钱虽然没有期限,但事实上等于是活期,他们要用,我随时会按照8%年化兑现给他们。现在金额不高,我能做到。
但是他们要是想随时来我家躺着吃喝是不行的,他们有手有脚也有钱。要我常常陪聊也不行,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话跟他们说,我们并不像别人家那样亲切,他们从小对我就没有什么关爱,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放手,只告诉我什么不允许。
总之,他们都是成年人,这是他们自己挣的钱,他们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投资渠道。他们保本报收益最好,如果吃了亏,这个年纪也不算晚。这事我不评论,亏了也不会责怪他们。
目前我能做的事情是给他们传达更为稳妥的理财方式和观念。如果他们信任我,可以把一部分钱交给我打理,我愿意帮他们。
目前我和妹妹都不知道他们有多少钱,按他们的抠门方式应该不少,但他们也支持了我们买房。我们都不会问。这个年纪钱在他们自己手里是最有安全感的,他们不致于怕我们将来不孝整天瞎操心。

我也主动提出过给爸妈理财,因为他们是农村人,有点钱就会去找放贷的村民,收高额利息,其实相当于是农村的非法集资。我怕他们被骗,就说帮他们理一点钱。
他们给我打了3万,我那时候放在p2p里,然后每年给他们10%也就是3千的收益。但是最后p2p爆雷,我把自己的钱和他们的钱都亏了,打电话问爸妈放贷的钱,也打了水漂,收不回来了。很惨。
从那时起,我开始给爸妈还钱,把他们的3万块还给了他们。自己吃了这个亏。
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自有父母福。
是重男轻女,但没有弟弟。
主要还是他们从小的教育方式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最好别干~
最好能把这件事情变成好事,父母和其他人的观念要能同步就可以。如果不能同频,各自琢磨各自的心思,就不如不做。我很羡慕一些朋友跟父母相处的方式,我父母是不可能了,孩子很难改变父母。我只能希望和我儿子能保持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