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要不要买?怎么买?
我整整花了2天时间研究了学区房,综合各方意见,汇总收集信息,包含学费补课费等
再咨询了体制内的5个的老师,2个私立学校娃的爸妈,以及很多宝妈
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仅根据我所在城市而说,然后结合我自身的情况)
结论1:私立学校需要父母全方位的鸡娃
考验1:是否有经济实力去补课,是有耐心每次接送学校
考验2:父母是否足够鸡娃,是否能抗住学校的压力,部分私立学校存在末尾淘汰,学渣劝退情况
结论2:学区房能买一线,不买强二线
考虑走公立道路的,几个老师,基本建议都是买一线,强二线仅限于经济实在够不上,家里实在有特殊情况
我家对应的学区,属于三线,按照排名来看,应该是十名那样子了。说差吧,比差的好点,比好的就差2等级了。
关注了很多宝妈的想法:
再优秀的课外老师能辅导你的时间毕竟有限,孩子7天有5天在学校耳濡目染接收到。我觉得学区房很划算。
主要还是不知道非重点小学里面的老师怎么样,主要还是不敢赌,普通家庭能给孩子出力的时候就那么点了
好的学校的老师非常负责,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就会很好,家长在某些方面会很省心,只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就行
金子到哪都发光,但大部分孩子都不是金子,他们只是一颗普通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里,自然会长得更好些。
所以更要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土壤,不为别的,只为让他在平均值中能到50%!如果一个好学校都不能做到,那一个差学校肯定做不到,不是更惨?
学区的价值出了体现在学校本身以外,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生源素质上。越好的学区,更能吸引学习素养高的学生和家长,带动整体的学习氛围和状态,形成良性竞争。
普娃需要环境和家长托一把的,托好了985和211都有可能,不托的普娃,怕高中都没机会。小学其实环境更重要,好学校的家长很配合老师,孩子习惯和纪律其实大部分都靠家里慢慢调教。小学学区买的是家长和同学的素质,初中买的是同学和老师的素质。
结论3:强二线就牛小+强初的组合
强二线的学区房,价格没有一线这么贵,基本能力够的,就可以直接来一套改善房,毕竟小学+初中就是9年了。
强二线可以买好点,装修好点,毕竟要在这生活9年的。老破小的一线,价格不稳定,但是学区房的属性还在那。等9年一去,价格不行了,亏的钱,只能当做买学区了。
一线的学区房,去看了,面积小的2房都不适合长期居住,2024年9月交房,时间上还算好。学籍搞完,貌似等一年也可以卖了。就是二套房的首付贵了,1年时间,凑得够首付,月供贵了,晚婚的结果,就是晚育,晚育的结果,就是不知道10年以后,是否还有这个经济能力搞月供,这个月供在1W多。
经济压力小,有是改善房的话,就是强二线。强二线现在插班生很多,大家都知道这条线路,扩招的结果就是老师可能就是新的比较多。
一线的话,就是经济压力大,长期居住环境较为一般。还有就是学籍用完了,后期回现在的房子居住,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还有1年时间,可以关注下国家对学区房的政策,各区不再考试,评判的标准也很难了,收集汇总信息,一年后再做决定吧。
现在脚踏实地努力赚钱、争取给宝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