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些羡慕我老公
我老公从小生活在工薪阶层,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缺吃少穿。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公婆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经常听婆婆讲起我先生小时后的事情,例如婆婆道:
小时候,我总给他买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衣服穿。
以前每周我们都带他去饭店吃冷面,再要两个大羊肉串。
他小时候,我和你爸都是5点多起床给他做早餐。也曾学其他家长一样,给他拿钱让他在外面吃,但他吃不惯,我就和你爸天天早起给他做了。上学这么多年,一直都这样(现在也每天给我们做早餐)
他上中学那会儿,提到想买一台电脑。那会儿咱们市里都没有,花了一万多元钱,还从长春给预定回来的。
…除了提到的这些,还有公婆记录的先生的成长日记,以及公婆写的给先生的书信等等,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满满的爱意。
正是因为从小生活的“衣食无忧”,所以养成了先生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他对钱没有那么强的欲望,在能力范围内消费,够花还略有结余就好;他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买单,也愿意为自己认定的人和事付出。他日常心态非常平和,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很少焦虑。我很喜欢他这样的状态,内心平和、坚定而幸福!
为啥说羡慕呢?先聊聊下午的这件事儿:
今天下午先生给我发信息,说他发小(几年见一次面)急需3万元钱,让我给安排一下。我知道他的脾气,对待他已经想好的事情,我无需多问,只要去做就好。所以我很快问他需要的时间。原本到这一步就结束了,但我又多了一步:想着问他是否电话确认过?考虑别是电信诈骗。
这就是我跟先生的不同,在他能力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决策,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去落实。我却会多一些思考,例如借钱给别人会担心是否有其他风险。做这个事情是否有值当?可能会有多一些的顾虑。
诚然,有风险意识是好事儿。但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我在对待金钱时,没有他洒脱。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这跟他从小到大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很庆幸我儿子目前有着跟他爸爸相近的观念。
实话,很羡慕他的这种状态!人生来本身就是一无所有,何必要多那么多“算计”,洒脱随性一点挺好!

这不能说你不洒脱,因为现在的转钱都需要电话确认,诈骗太多了。
因为我内心确实飘过了很多问号,体现在文字上的可能是电信诈骗风险。但还有很多在脑子里没有体现出来的,比如他为什么借钱?能不能还?什么时候还?等等。只是这些,只停留在我的想法,没有打出文字去问我老公罢了。
如自己所想,昨晚回家后洗漱时,问先生他朋友借钱干什么用?他说没细问,朋友肯定有急用才开口,问那么多干嘛。然后我说借多长时间啊?他说朋友说大概3个月左右还。其他也没有说啥了。
洗漱完毕赶紧腾挪备用金,给他朋友把钱转过去了。
回想去年我自己表亲哥哥借钱,我还犹豫了半天,最后给借了部分。而到先生这里,就简单多了。
嗯,这是能够习得的,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嗯,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养成、孩子早期性格的培养都有很大影响。
哈哈,感觉又说回到了“原生家庭”范畴!不过我认为“原生家庭”确实很重要,很多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过上物质充裕、精神充足的生活。但很多性格里的一些隐性的东西,如“敏感”,却很难改变!
比较天真的妈宝男。
嗯嗯,挺好的!简单的快乐!
嗯,你说的也对!😄
呃,你这评论…
挺好的,我也希望我娃松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