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啥爱上老年消费?因为又香又省钱呀
今天看到一个知乎热榜话题:蹭老式消费火起来,年轻人为啥爱上老年消费?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比如说,原来的年轻人都是点外卖、出门吃大餐,后来发现老人家常去的社区食堂很好吃,还营养、卫生和便宜。
这个就是所谓的蹭老式消费。
我想说的,这个蹭老式消费是个伪词汇,新造出来的新玩意儿,我理解它其实叫消费降级或者叫低成本生活方式,来得更实在一些。
为什么年轻人会另辟蹊径爱上这样消费习惯呢?
个人认为有2点主要原因:
一个是钱少了或不敢花钱了,这个很好理解。现在挣钱难度大,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好不容易出卖自己的时间换来一点窝囊废,花钱自然不能那么随意。
二是老年消费可太香了。原本一个月3千觉得不够花,跟老人消费同频后发现,花2千都很多了。
甚至,我怀疑,如果没有消费主义的出现和盛行,大多数人正常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
包括现在夜校的概念也很火,大家报名官方的一些课程,下班后去做手工(比如刺绣、缝纫、打毛衣等)、学茶艺等,这不就是爸妈那一辈人下班后的日常吗?
兜兜转转,最后发现流行的都是前人玩剩下的东西。
只能说,事实证明这些生活方式确实能给人带来快乐或实实在在的利益,不然也不会再次爆火。
拿我自己和身边亲友的情况来说,这几种“老年消费”,就既省钱又快乐。
1、锻炼就是日常,不必去健身房
我爷爷,接近80岁了,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声音洪亮。
老一辈人压根没有健身房、上课的概念,花钱去运动?不存在的。
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口热水,然后在家门口马路上走几圈,大概半个小时。晚饭后再散步几圈消化消化。
有好天气和合适的机会,还会去爬一下山。
我妈妈,定期去跳广场舞,感觉心肺功能和精气神比我都强。
这些都不需要收费,一双鞋子、一件休闲裤就能搞定的事儿,随时想到随时就能动起来。
2、买便宜大碗的国货
比如洗衣液,我之前会特意选品牌的产品,甚至买带消毒的多功效洗衣凝珠,一百多块钱3个多月就用完了,也没感受到好在哪里。
爸妈都是在超市买打折的洗衣液,一大瓶才20出头还有赠品。虽然名字没咋听过,但确实是正规产品,洗完还香香的。
我和姐妹之前都买进口的护肤品,一小瓶化妆水就要两三百,一小瓶精华也两百多,眼霜直接上四百,便宜点的一套水乳下来也要三百左右。
回过头看那时候脑子也是抽了,居然在护肤品上花费这么多钱......
现在护肤就2个步骤,水和霜或者晚上是水和精华,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皮肤状态也一样。
而且就买国货,3百块都能用大半年:洗面奶60块2支、化妆水35块能有500ml一大瓶,霜60块也有一瓶。
看了一下今年在美妆上的消费,一共490块,还包括100出头的粉饼和4瓶防晒150块。
真的太省钱了,光护肤这一项每年就能多存下好几千。
3、很少为可选需求消费
比如看电影,爸妈是很不理解的,可以看电视也可以在各大平台上看,为啥还要花几十块钱专门跑去电影院?2个小时就收60、70块,都能顶上工钱了。
再比如盲盒、手办、香水等,他们也一概不买。
我发现,要是想学习爸妈的消费,问自己3个问题就够了:
这东西能吃吗?
这东西买了就能用吗?
家里没有替代品吗?
夏天的衣服,现在买了不能穿,不买;
花里胡哨的手机壳,手机上有一个也不脏不坏,不买;
玩游戏的平板?手机也可以玩呀,还方便......
走了小半辈子才发现,家人的叮咛原来是最实用的消费方式。
套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不是咱买不起,而是老年消费更具性价比!
在紧急时刻,买来的衣服护肤品能用来抵债或应急吗?只有存下实实在在的钱才是硬道理。

确实不错,像一些首饰,玩具布偶,发现我根本不会带,也懒得带,过敏,我全身上下除了一个100元的国货手表,没有一件饰品,带孩子怕刮到他,也感觉是累赘!自此以后没有逛过饰品店!
还真是。哈哈哈。
原来我自己一直都是老年式消费。手办,玩偶这种也没买过。
那很棒呀,我是这两年开始的,感觉以前浪费了好多钱
谢谢姐妹
我之前也是带非金非银的项链也过敏,就很少买了,后来结婚时买了几件,感觉也很够了
嘿嘿😁
CeraVe适乐肤修护面霜C霜85g
我看现在涨价了一些,我买的店有折扣的时候就是60多
不客气~
哈支持这种消费![[点赞]](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29.png)
嗯,是的,现在坚决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