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除此之外,“清明”还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适合清明节假期的亲子活动~
1,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扫墓,踏青
不同的祭扫方式,承载着相同的缅怀深情。
可以给孩子讲讲逝去先人的生前故事、和孩子缅怀革命烈士、英雄等。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期,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时节,陪孩子在家栽一株绿苗。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老话说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现在是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的最佳季节。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加强对大自然的认识。
4,放风筝
和孩子一起做风筝,一同放飞心中的希望。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绳,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吟诵古诗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6,观看电影&纪录片
家长和孩子在家安静地看一部电影,和孩子沉浸在电影里,哪怕一起感受悲伤,和孩子一起流泪,相互给予安慰,也是一种特别的亲子陪伴。
一生中,谁都会有面对失去的时刻,失去亲人、又或者珍爱的动物,当那样的时刻来临,我们该如何走出悲伤?推荐几部作品,陪孩子一起观看,相信会让孩子有所感悟。
《父与女》
影片介绍: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只有八分钟,这八分钟贯穿而来的永恒与生命,如一条细绳。在《父与女》里,爱、死亡,生命是相互相等的,他们的意义总和等于:生生不息。
《我们天上见》
影片介绍: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姥爷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记录了小女孩的成长,体现中国人的爱,含蓄,细腻,不动声色,表达了生命的传承和代代延伸。
《地球脉动》
影片介绍: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计数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有人评价,带着孩子刷完这部纪录片,就会感觉走遍了世界各地,收获了万千美景!
《美丽中国》
影片介绍: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种特质的地貌,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夜香、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次,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森林之歌》
影片介绍:摄制组从2003年开始,历经艰辛与危险,赴西藏、新疆、华北、秦岭、云贵高原、东北、海南、福建等典型林区,拍摄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和精美画面。节目论述了森林与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阐述了人、动物、森林和谐共生的关系。
7,共读绘本
共读绘本,与孩子讲述死亡,读懂生命。让孩子感受学习一堂温柔而有力量的生命课。
《一片叶子落下来》
叶子为什么要飘落?
绘本介绍:这是一则关于生命的童话。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共同经历过四季的变化,从而体验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与其他绘本不同的是,这本书不是画出来的,而多数是精美的照片,作者通过这些摄影作品,来展现一片叶子的生命历程,进而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
《活了100万次的猫》
没有感情地活了100万年的猫为什么流泪了?
绘本介绍: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麦先生的旅行》
绘本介绍:麦先生的儿子去世了,他决定带着儿子生前最爱的玩具泰迪熊去远方流浪……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孤独的流浪儿,于是,他们一起开始了新的旅程……无论生活中碰到多大的痛苦,人与人之间的爱都能抚平伤痕,并且能陪伴彼此一生。
8,做青团
和孩子一起做青团,品春意。清明团子又称“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是我国中东部一带清明节前后的特有美食习俗,一般在清明节食用,让孩子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希望各位悼念逝去亲人的同时,也不要过度悲伤,珍惜现在的生活才更重要~

清明是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清明冬至了。我们老家到清明前后山上祭奠活动很多,以至于村里会派人看着不让大家在山上烧纸钱,在山脚下用水泥砌一个大槽供祭祀的人烧纸钱,以防发生火灾。
是的,我们这边是都在路口烧一些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