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开始给家公家婆发“工资”了,每月1500块
看了下记录
家公家婆是3.16到广州定居的
到今天为止已经50天了
自从家公家婆来了之后,家里的四口人实现了固定角色定位
家婆负责一日三餐的饭,家公负责买菜和水果(我偶尔买)
我和老公负责偶尔的家务和四口人的出行计划
其实从家公家婆3.16来的第二天我就尝试提出要给他们生活费
但赶上付二套房的首付和小家买车就搁浅了
家公家婆一直托辞说还有余钱
昨天5.4是公婆来广州的第50天
结合小家买菜和日常开支
决定从2024.5.1开始每个月给家公1500元(家公家婆两人是家公管钱)
我和老公算了下家公家婆一个月1200元就够了
但我还是觉得稍微多给点吧
米面油等其他大件都是我网购另算
外出吃饭旅游也是我们掏钱
后续看看开支再适当调整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难题
其实家公家婆来广州定居之前我也曾担心过
但目前我们相处还算比较融洽
我想了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吧
——————————————
一、行为有边界,尊重彼此隐私
我和老公住一个楼,家公和家婆住一个楼
家公一日三餐都是定点吃饭,早上7点吃早饭,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5点吃晚饭。
我和老公不上班的时候一般是睡醒才吃饭(9-11点),下午5点吃晚饭,一天就去家公家婆的屋吃两顿
所以婆婆一天做四顿饭(菜都是开饭前10分钟开始炒)
也不一大早敲门强迫我和老公必须7点吃早饭(我在娘家我妈每天都这么干)
没有我们允许,家公家婆也从不进入我们房间
我们工资多少,存款多少也从来不过问
晚上吃完饭家公家婆都要去散步,也不强求我和老公必须一起
充分尊重彼此隐私
——————————————
第二、不干涉小家开支,充分配合出行计划
以前我和老公基本三天外出就餐一次
现在家公和家婆来了
外出就餐的频率改成了一周一次了
每次和家公家婆说今晚出去吃饭
家婆就非常爽快的说,好,那今晚就不做饭了
目前已经带家公家婆吃过烤肉、火锅、韩国拌饭、椰子鸡、早茶、甜品等等了
游玩方面,带家公家婆去过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祖庙、香港一日游、广州花城汇、沙面和陈家祠了
家公还有个职能就是取快递(他来广州之后老公给他教会的)
现在我和老公买的快递基本都是家公帮忙取的
但是从来都没听家公家婆抱怨我们快递买得多
不会干涉我们小家的生活开支
———————————————
第三,倾尽所能,上传下教
年轻时,家公家婆倾尽所能养育了三个小孩
特别是老公是属于多子女家庭的最大受益者
更是拥有了一生最宝贵的“金饭碗”——学历
所以年纪大了,即使家公家婆没有退休金
我也愿意陪着老公给家公家婆买楼接到我们身边赡养
因为有这么尽心尽力培养下一代的父母本身就值得尊敬
家公家婆来了广州定居之后一直嚷嚷着要出去打工
虽然因为我和老公的阻拦未能成行
但是家公家婆有这份心我们已经很感动了
所以我们也竭尽所能为家公家婆提供好的居住条件
购买广州医保、办居住证老年优待卡、种花种菜,能想到的全部安排上
哦那天家公家婆还提起到今年年底
他俩老年卡里合计能有1万块
到时候也会给我和老公补贴家用
不管收不收,他们能有这份心
真的很感恩,也很知足
————————————
希望和家公家婆能继续保持互相尊重,尽可能的找到彼此之间最适合的舒适区吧,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好。
-
午后三点半午后三点半引用 @ 麦芽糖麻麻 @ 麦芽糖麻麻 的话:也是你幸运遇到这么明理公婆,不是所有公婆都是很明理的,有时候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我每个月1500给我婆婆,油米调料自行购买,不包括周末,只有周可以给公婆提建议想吃什么菜的吗,有荤有素听着也还行,关键你自己喜不喜欢吃这些菜的
-
午后三点半午后三点半引用 @ Canny223 @ Canny223 的话:挺好的,老年人真的要有界线感。看了你这么多帖子,发现我妈和你妈实在太像了。我婆婆也很好的,所以我现在更喜欢和我婆婆他们住一起。我婆婆买菜我现是呢,我妈本来就有点重男轻女,现在看我过得比我弟好就更加偏重我弟了,张口闭口都是钱钱钱,有时候我就有点不耐烦。我公婆还是比较有边界感的,所以目前相处还不错,公婆都不习惯电子支付,所以我都是每月初取现金亲手交给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