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上没有“烂尾娃”
前两天在某公众号上看了一篇题为《比烂尾房更糟心的是烂尾娃》文章,文中有些观点我不认可,但有些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
文章大意是,教育是军备竞赛,教育是投资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既然是投资,就不可避免的要看投入产出比,或者说要看投资回报率。那么现在有一个作为家长群体很糟心的问题,就是孩子小时候,你要投入大量的钱,精力,然后到后期才能看出苗头。
比如你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大量花钱,有些结果是花了几十上百万,没有考上高中、或是上了高中后没有考上目标大学等。这个孩子即便不留学,不算大人和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很有可能无法收回教育成本。
这就是一个投资话题,投入了之后,也有可能烂尾。985、211、一本的录取率都是明摆着的数据,如果愿意砸钱,愿意投入军备竞赛的家庭很多,那么必然有些人会遇到烂尾。人家是收不了房,你是收不了那个所谓的名校录取通知书。
————————————————分割线
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孩子收不到所谓的名校录取书不是烂尾,未做到以下两点才算是“烂尾娃”(适合普通家庭的孩子,各种二代不在讨论范围)。
1、孩子心理健康(目前社会得抑郁症的人比例越来越高),有一定的抗压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遇到逆境会积极想办法自救等。
2、孩子愿意出去工作,且愿意去做当下能找的到的工作,从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各种积累后可以做到经济独立,孩子深刻明白“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道理。
但是作者的多目标培养孩子的这个观点我很认同。
作者说,学校只是负责选拔。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教会孩子一些学校不会教的知识,比如人际关系的处理;投资理财知识(如何选房子、如何选车子等);如何选择职业;甚至是如何选择结婚对象等。
作者举的实例:包括处理人事上的问题,老师到底是怎么想的,校领导又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把学校当成未来的职场,你把老师当成将来你的领导,你应该怎么去处理各种问题,才能快速获取资源。
我对鱼蛋一直的期待是身心健康、能够经济独立(刚毕业的要求是解决自己的温饱)、有一定的生活技能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我和老公也一直注重她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比如从小的生活自理能力;高考后做饭、做家务能力;投资理财能力(股票、基金、定存、国债都有实操);我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合适的都会说给她听;我们也会和她讨论一些社会热点等。原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对孩子多目标培养了。
摘取一个网友的评论分享给大家。本文题目说的是烂尾娃,其实内容表面说的是养娃如投资理财一样的,但本质是说了教育宗旨的偏颇,教育机构的问题家庭改变不了,但家庭引导是可以改变孩子认知的,以致影响孩子的人生取向,文章是有深度的,我是爷字辈,孙子孙女的教育引导已力不从心,应该父字辈的人多参考。
最后,愿世上没有“烂尾娃”!

烂尾娃的名字都出来了
要与时俱进呀
对那些非要拿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执着也嗤之以鼻。理由同你说的,985/211的录取率就那么点,肯定有大批人必将投资失败。
如果只将上重点作为孩子的人生目标,没上成就定义成“烂尾”,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我看来是失败的。
我一直认为“人生是场马拉松”,大学只是中转站,如果重点大学毕业后,却不思进取/自甘堕落,除非身体不好,不然还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却努力向上生活的人呢
正是因为过渡的付出才会期望回报,如果不过度,或许期望值不高,也少了很多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父母。
教育有时候真的是要量力而行,并且把自己还给自己,把他还给他,不然最后就会发现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戏洗脑,自己付出了多少。。但你所付出的是否是“烂尾娃”想要的,或许他是被迫继承了你的期望,何尝不是一种被控制人生的悲哀。
见了太多的父母对教育功利心都很强,所以我也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能过度付出,付出也不能背后抱有过高的期待回报,不然自己也会沦陷到功利心强教育的那个父母。做什么都希望能看到有益可图,而不是小孩子他自己喜欢的乐趣。
现在全国平均一本率也就10%几吧,算上中考淘汰的,有90%以上的孩子考不上一本。。。
付出越多,期望越高
期望越高,要求越高
要求越高,失望的机会也越高。。。
我对孩子的要求,跟姐姐想的一样,首先要身心健康,再次要有经济独立的能力。我娃是社牛,社交目前看起来不愁。就是生活技能需要再加强一下。理财也可以再大点学起来。
以前不懂教育跟经营家庭,现在摸索中,能感受到父母给他所认为“好的”给你,却从不问你是你想要吗,背后充满了绑架、自以为付出与控制。
父辈的自我牺牲式付出,是很可怕的一种教育观念,谁都不会百分百毫无所求的付出,付出的背后都有期待的需求。
羡慕社牛娃
公司收了几个所谓的“烂尾娃”,这些耗资好几百个W的海归硕士其实还是很不错的,综合素养还不错,他们缺乏历练和经验而已!给任何一个年轻人十年二十年都会不一样。我们家根据这些娃的养成情况作了一系列规划,和姐姐理念也一样。平安健康第一位,学习成绩其中49,这会又97,我其实真不那么看重。其次是责任心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再是是精神富足。责任心很简单的一点:爱自己的家和国家,有家族和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的方法很简单:我们家不讲睡前故事,我们家从出生就是三字经 弟子规 木兰辞 沁园春雪 少年中国说 等伴着入眠,也就考49之后,睡眠换成了催眠曲。学的歌也是儿歌和红歌 军歌;军事迷,当24年五月喊出了让中国统一世界的话时,我又开始加了和平和谐的纪录片 影片;还有历史战乱百姓民不聊生的场景;生存能力分动手能力和经济能力,从三岁开始就一直在玩独立生存大挑战的游戏,如今已学会炒鸡蛋 煮饭 煮粥 煮面 包饺子 扫地 拖地 洗衣服 擦窗等,保证家人不在身边也点不了外卖也没有餐厅的情况下,不饿肚子即可。其他的目前没有教。至于经济独立也不担心,两岁十个月的时候每天托班放学就要求奶奶带他出去找工作了
,有了赚钱的欲望就好,从在家干活报酬到奖学金,到管理规划每周的零花钱,再到用自己的钱给自己买教育金。银行是怎么回事什么功能怎么赚钱大约六岁那年知道的,七岁生日前的那个暑假来公司一两个星期,天天去同事电脑上看股票和期货的走势图,回家自己也早了一本关于炒股经历的书看。七岁生日宴跟结交的新朋友分享如何炒股票,跟他的好朋友说你妈妈卖寿司三明治好辛苦,让你妈妈学学如何炒股票吧!如此种种,不担心了也有高抛低吸投机概念了。昨天晚上放学路上我们聊天的内容涉及到了收入 支出 赤字 结余 资产 现金 不动产等,慢慢地潜移默化的也在不断学习进步中。交际应该是天生还不错,属于他个人目前最大的优势,能通过人际关系解决问题,也会为我公司的员工管理主动建议,虽然很幼稚,但很宝贵。他从一年级开始玩的所有过家家都是成立什么集团,据我了解目前已破产三次,现在在别人集团做职业经理人,说是负责人事和员工管理及客户管理工作。哈哈,我故意问了有组织架构了?他说有的,主要有什么巴拉巴拉。五岁生日宴24人一大桌,他自己主动下场打圈敬酒,六岁生日吹蜡烛之后登台即当主持又当演员,给大家即兴表演了七八个节目。不错是不错,小家伙也有点人来疯。空了我也写一篇哈
完全认同
转眼,打了这么多字么?不好意思了姐姐,好像个晒娃狂魔啊哈哈
好多字![[开心]](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08.png)
是的,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