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抑郁,作为非专业人士随便聊聊
现在这些年青少年抑郁的越来越多,真的很沉痛。
我没研究过青少年心理学,但我曾经是学生,而且由于情绪稳定平和,听过很多人的倾诉,另外高强度网上冲浪平时也爱看各种case。
总结下来,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致郁(如果不全面,欢迎指出):
一、家庭不和谐
主要体现在父母感情不好,感情破裂。最要命的是,在处理不好夫妻关系的同时,亲子关系也没维护好,让孩子有负罪感。常见的致郁言语包括但不限于:“如果不是你,我早离婚了”。
其实,如果只是夫妻感情不好倒还行,夫妻关系单独处理,处理不了,那么成为单亲家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单亲家庭一样可以教育出好的孩子啊!最主要是千万别把夫妻感情不好的锅推给孩子,这对孩子健康成长很不利。
还有什么为了孩子中高考而假装不离婚的,其实都是在自我感动。不会真以为自己演戏演得以假乱真,能让孩子感受不到吧?你咋不去奥斯卡领奖呢~
二、对孩子期望太高,或者对孩子棍棒教育
个人觉得,这是这些年抑郁频繁的一大原因,这些年,社会发展停滞,各方面真的太内卷了。
但每个孩子,智商、体能的天赋都不一样,有高有低。
我一直认为:除了天生智商/健康问题以外,大部分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傻孩子,只有放错了位置的孩子。有的孩子的天赋点可能不在学业,在其他的地方。
诚然,现在的社会不太支持多元化发展,主流依然是“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那套,而且我也是赞同大家优先在学业上鸡娃的那群人,因为这条路相对来说确实最简单;但我还有下半句,如果实在鸡不出来,孩子不是那块料,就趁早放弃,想想其他出路吧。
举个例子——我们论坛里的,鸡娃鸡入魔的阿雅姐姐,她鸡娃太得劲了,我看得也超过瘾,但是她给孩子是准备了学渣备胎路线的,那就是去宠物行业照顾宠物。要辩证性看待她的鸡娃行为啊,人家生了个天牛娃/报恩娃,当然得大鸡特鸡了!
再说我自己,我是半鸡半躺型妈妈,我也想鸡娃,但也提前想好了万一不是那个学习料,要么就去走画画/设计路线,当个艺术生,要么去开挖掘机/叉车,当个工地女司机。
另外,学渣孩子还有什么路呢?有钱的去海外卷,或者走体育路线、音乐/艺术路线;平民版,去学开挖掘机啊、当厨师啊、美容美发/美甲美睫啊、牙医啊、车铣刨磨啊,等等……努力学个一技之长。要是再学好外语,哪怕大中国找不到,可以去国外正经渠道找找嘛。【注意:是正经渠道,还是要小心被诈骗集团骗走】
三、在学校/社会上的人际交往
这块是很容易被家长忽略的,不要以为在学校有老师管束就好了。
人性是很复杂的,不是每个人都内心善良,真的会有人怀着莫名其妙的恶意;何况就算内心善良,也不代表所有行为/言语全方面都很得当,毕竟是未成年人,行为处事有不当也很正常。
所以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管怎样,只要自家孩子是善良的、不主动欺负他人的,那么就要无条件站在自己孩子这头。千万不要让孩子凡事先反省自己,过度反省自己就容易内耗。有很多“受害者有错论”的言论,什么“人家怎么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啊?你要想想你自己的问题”之类的,听着就让人很不适,作为父母,可千万别用这类话来pua自家小孩吧!【备注:我可没让大家一味怪别人家孩子啊,私底下安抚好自己孩子就好;但如果当别人孩子面,如果对方孩子也不是人品问题,还是两头安抚最好,两人可能都没问题,只是可能会在有些想法/行为/处事/言语冲突,各打五十大板吧】
先说纯恶意的人吧,虽然少,但也有,而且一旦遇到,杀伤力很大。像违法犯罪、充满痞气的社会人,去学校欺负孩子,你是看不到的;还有熊家长教出来的熊孩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还有些天生坏种,比如说有些XYY超雄基因的,教不好的暴躁。——只要你了解自家孩子是善良正直的孩子,那么一定要无条件站自己孩子,并且动用一定的智慧和手段,去摆平那些纯恶意的人。
但很多时候呢,大家都没有错,只是观念不一样而已。——所以,这种情况,可以耐心听听孩子的叙述,带着孩子先去分析「这个人的性格/想法怎样」、「在当时的场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言语」。然后,即便要反省,也该去反省“以后和这类人相处,我该如何调整交往模式,让双方都舒适;如果实在调整不了,没法让大家都舒适,那大不了就少来往,没什么大不了”。千万不要去反省“是我做得不好让ta不开心,我要怎样调整才能让ta开心,哪怕委屈自己”。
人与人的相处,彼此舒适且有界限感,才是健康的。而一旦在人际交往时受挫,一味/过度自我反省,就很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然后不断情绪内耗。
要记住:任何一段关系,如果不舒服,都不会只是一个人的问题。所以,自我反省的时候, 也该让他人反省,或者内心替他人复盘不足,以便后期共同改进、共同维护关系;如果对方不反省/不改正,那你也别反省/别改进,爱谁谁吧,拒绝内耗从每个人做起!哈哈哈~(前提是对方不是什么违法犯罪的人哈,如果是心怀恶意的,我前面说了,那么更别内耗,因为你自己至少90%的行为肯定是没问题了!)
说我自己吧,我和他人的相处,一直就是“底线之上,为所欲为;底线之下,没有下次”。所以和男生女生的相处,既保有了自由度,又没有真正被人欺负。【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是不是好的案例,但至少我一直是比较舒服的,因为让我不舒服的人我会直接远离,也不内耗;而且也有三两好友,所以我肯定也是让他们舒服的,但我肯定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舒服,毕竟我也不是人民币。】
四、孩子自己要求高,但能力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前面3点是外力,这点是内因了。内生的抑郁情绪,可能只能靠内生自己排解,自己去想通。
外界(包括家长、老师、朋友)要做的是:一是不要给孩子额外加太多负重,安慰孩子降低得失心,虽然孩子自己未必会真的如释重负,但是外界不增重很重要,不要当压垮孩子的最后那根稻草;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力给孩子减重,带孩子去放松身心。
说实话,我高中差点也抑郁,和前面3点无关,是我在自鸡。和类似的一些同学聊天,也发现有些人的抑郁情绪是内生的。所以这点是个人经历的分享。
不要脸地自吹下,我一直挺受家人、老师、同学喜欢,但就是我对自己高中的成绩始终不满意【没办法呐,我智商/实力有限,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呗,就会有错配】。但是我很幸运,身边的人都对我释放善意,我遇到问题、迷茫时,同学们都愿意开导我。但说句实在话,复盘我当时,我其实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提分方法,而非仅仅是情绪疏导,我爸妈对我不够了解,他们只知道光一味疏导我情绪,没用啊,我还是在学习不及预期的抑郁情绪中难以自拔,我需要的是有效的学习方法,纯靠我一个未成年孩子自己去找学习方法,太难了,嘤嘤嘤。【现在是因为成年了,而且网络发达,真的感谢互联网的崛起,让我可以足不出户、自由地查找和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也感谢各平台遇见的素未谋面的优秀网友们教我成长】
【总结】:
归根结底,身为父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和孩子保持及时的沟通,并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沟通渠道一定要保持畅通。引导孩子陷入emo情绪时,及时向外寻求帮助。
而且要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帮助,像最近流行的MBTI测试/人格测试,就是心理学家提出的,我觉得有一定的理论科学性的。遇到问题时,可能T人更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F人会更需要解决当下的情绪再去解决问题(当然也不能简单T/F二分,T人也是会有感性情绪的,不是真的人机;F人也是可以很理智处理事情的,并不是只有情绪。每个人都是丰满立体的,都不是简单的一种类型能概括的,哪怕同类型的人也会有各种细微区别。只是一种思路,因为每个人遇到问题有自己的侧重点,所以,这就是监护人的意义所在了,你要先自己成长&看懂孩子,知道孩子优缺点,擅长什么,需要补足什么,然后引领孩子成长)。
最后,我其实一直想为「青春期叛逆」这个词平反一下,早就想说了,就在这里提一嘴吧。我觉得,青春期的孩子不叫「叛逆」,他们只是「自我意识成长」,然后也许和家长的想法不一样而已。不能因为想法不一样,就随便定义人家是「叛逆」,我觉得,这么去说孩子,对孩子不公平。
孩子的想法,也许不成熟,但不要一味地打压,说“人家小,不懂事”,然后不容置疑地否定,这是很伤父母/儿女间的感情的。不妨停下来,听听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呢?然后你觉得不成熟的地方,去引导和补充,去启发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完善自己的想法呢?

我觉得家庭因素这边,可能更多是在亲子沟通上不顺畅吧。
然后学校因素也是有,孩子愿意上进,但是找不到合适方法,如果家长缺乏这个引领能力,老师们能不能因人施教,作为配合呢。。(哎,但一个老师管那么多学生确实也是管不过来)现在的应试教育,老师和学生都压力大,老师喜欢关注成绩前排的孩子,而吊车尾的那些孩子却很容易被学校、老师忽略~
一、家长的高控制、高期待、高依赖;二、长期不和的家庭关系,夫妻不和还不离婚,喜欢让孩子站队;三、离婚后不能妥善处理和前夫前妻的关系,在孩子面前诋毁前夫前妻。以上种种都会导致孩子出问题。
是的,很多都是家庭夫妻关系不和谐,导致亲子关系也不健康。
好聚好散、体面散场,说起来简单,但很多人做不到。这方面真的是要多学学李湘~
还有特朗普一家,离婚不代表结仇结怨,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和资源。不要带着对孩子父亲或母亲的恨去抚养孩子。
话说现在成年人抑郁的也不少。
纠正一点啊,前几年我关注的时候口腔专业的录取分数挺高的。
口腔也有专科专业吧,分数线我确实没去认真比照~
一直认为,每个人先是自己,之后才是其他身份~
特别是我们这种80后文化不高的父母包括我自己
其实还有一种也容易出问题“自己太能飞,就指望孩子也飞到他们的高度”。
我觉得最好的育儿是“自己努力飞,然后对孩子不设期望,陪着并且笑看孩子慢慢学飞”,但这其实挺反人性,需要克制自己的期望和欲望,可不容易做到~但正是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才要去加油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