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了坨大的” 250219
昨天快下班时看到手机群里老师反应说有十来个同学不吃晚饭,这样下去晚自习肯定受不了,也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后来看到在微信群里也有几个家长在嘀咕学校的饭菜不好。我心想,这里面大概率有我家的娃一个。
晚上回来老二已经进卧室休息了,和老大聊聊天腻歪一下孩子也去睡了。早上闹钟还没响我就醒过来了。最近老是睡觉会醒,把我给气坏了,没有什么事为什么不能睡个踏实长觉。翻个身又继续睡下去。还好不一会儿闹钟响了,起来给孩子们准备早饭。白天一天不在,旺崽憋坏了,早上我放它出来,它可兴奋坏了,东跑西跑像个兔子一样,也没有小时候好拿住它了,浑身都是腱子肉还会跟我玩心眼。气得我在孩子上楼吃饭前又把它关到外面去。熊孩子可怜巴巴的蹲在门口。
孩子们又是一前一后的上楼吃早饭。老大出门了,老二才吃上。我同老二一同盛上面条,老大要出门我放下筷子下楼送送,回来接着吃趁机和老二聊几句,终于把话题聊到昨晚的晚餐上了。“昨天晚上吃什么呀?”“吃坨大的!”我扑哧笑了,孩子们的流行用语我也不懂,作为“中年父母”不能追问也不能深问更不能责备,就当他们的幽默吧。“人生总有吃大的时候,越是难吃越要慢慢吃;古时还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是难的时候越要学会慢慢蓄积力量”。说完我也不知该后悔不后悔,因为听起来我好像又说教了。
同理,老二吃完我依旧送孩子出门。因为出门穿鞋子的问题,孩子又向我撒气了。我不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有多少愤怒!
关上门,我一个人冷冷的坐在沙发上,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郁闷。回想我们80后上学的时候,初中吃的是自带的咸菜,连蔬菜都是奢侈品,只能羡慕学校旁边的孩子和教师的子女可以回家多吃几口菜。那会就凭父母的一句上高中就好了,高中有新鲜的菜可以吃,熬到了高中。高中三年,伙食费有限,有时候不够花就买一包五毛钱的香辣海带丝计划着吃三顿;同学们大多可怜兮兮,还要互相借几块钱周转。时间的车轮再往前转,在某地梅干菜被称为“博士菜”。如今在社会上差不多已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每一个从农村出来的读书人都过过咸菜就白米饭的日子。这种“苦”不过是寻常。作为一零后的父母,我实在难以共情他们在校三菜一汤的饭菜是如何难以“品尝”的。
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磨难!随他们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