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中的旅游景点大盘点——高中篇
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的景点多与经典诗文或游记类课文相关,涵盖自然奇观、历史遗迹、文化地标等类别。以下为整理的主要景点及其详细介绍,按地域分类并标注对应的课文出处:
一、自然景观类
赤壁(湖北黄冈)
课文对应:苏轼《赤壁赋》(《前赤壁赋》)
简介:黄冈赤壁因苏轼的《赤壁赋》闻名,虽非三国古战场,但其文化意象深远。文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句描绘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展现作者对宇宙人生的哲思。
黄果树瀑布(贵州)
课文对应:《黄果树听瀑》
简介:亚洲最大瀑布之一,课文以听觉描写为主,形容其声如“千百架低音提琴”轰鸣,水雾沁凉。夏季水量充沛时尤为壮观,瀑布冲击形成的烟雾与彩虹交织,极具视觉冲击力。
壶口瀑布(陕西/山西交界)
课文对应:游记《壶口瀑布》
简介:黄河至此收束为壶口,巨浪如“千军万马”奔腾而下,水雾腾空形成彩虹。课文以动态描写突出其力量感,并借景抒怀,象征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
钱塘江大潮(浙江)
课文对应:《观潮》
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势最盛,课文以“闷雷滚动”“白线推进”等比喻生动刻画潮水的形态与声势,展现自然伟力。
天山(新疆)
课文对应:《七月的天山》
简介:文中描写天山夏季的雪水、溪流与野花,以“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比喻飞溅的浪花,突出其纯净与生机,展现西域独特的高山景观。
二、历史遗迹与文化地标
岳阳楼(湖南)
课文对应:范仲淹《岳阳楼记》
简介: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垂千古。登楼可俯瞰洞庭湖,感受“春和景明”与“阴风怒号”的意境变迁,体现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滕王阁(江西南昌)
课文对应:王勃《滕王阁序》
简介: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文学地标。历史上多次重建,现为现代仿古建筑,夜晚灯光璀璨,展现盛唐气象与赣江风光。
黄鹤楼(湖北武汉)
课文对应:崔颢《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介:长江畔的文化象征,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道尽离愁。登楼可俯瞰长江与武汉三镇,感受“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时空苍茫。
玉门关(甘肃)
课文对应:王之涣《凉州词》
简介:古丝绸之路要塞,诗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道尽边塞苍凉。现存黄土夯筑遗址,见证汉唐戍边历史与中外文化交流。
都江堰(四川)
课文对应:科学类课文(如《都江堰水利工程》)
简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通过“鱼嘴分水”“飞沙堰排沙”等设计实现防洪灌溉,体现古代水利智慧,至今仍滋养成都平原。
三、人文景观与园林
苏州园林(江苏)
课文对应:叶圣陶《苏州园林》
简介:拙政园、留园等代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造园理念,假山池沼布局精巧,融合诗画意境,展现江南文人的审美情趣。
绍兴水乡(浙江)
课文对应:鲁迅《社戏》
简介:鲁迅笔下的水乡充满童趣,豆麦清香、月色朦胧、乌篷船与社戏构成江南民俗画卷。三味书屋、百草园等景点保留其童年记忆。
丽江古城(云南)
课文对应: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
简介:纳西族文化中心,玉龙雪山下的古城依山傍水,保留明清建筑风貌。课文以“一滴水”视角串联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茶马古道的历史。
四、城市与建筑景观
故宫(北京)
课文对应:《故宫博物院》
简介:明清皇家宫殿,现存最大古代木质建筑群,中轴线布局彰显皇权。珍宝馆藏有《千里江山图》等国宝,展现中华文明辉煌。
清华园(北京)
课文对应:朱自清《荷塘月色》
简介:清华大学的荷塘因朱自清笔下“月光如流水”的意境闻名,夏夜荷香与月色交织,寄托作者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总结
高中语文课本涉及约15-20处景点,涵盖自然奇观(如黄果树瀑布、天山)、历史遗迹(如岳阳楼、玉门关)、文化地标(如苏州园林、故宫)等。这些景点通过诗文描写与历史背景结合,既传递文学审美,也深化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如需完整列表或具体课文出处,可进一步查阅教材。
推荐阅读:

我觉得也是![[开心]](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0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