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见闻(一)
大概在2-3月,我加入了一个25年小升初跨区升学的群。群里各家长们,经常会互通着有无,时不时聊聊疑惑的问题,孩子升学的简历制作、孩子升学志愿的填报等等。
上周五开始,小升初实质性的开始启动了。第一步:便是核对孩子的学籍信息,包括孩子的户口、房本、现住址,监护人等基础信息。这个信息很重要,我家孩子就有8项信息需要调整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看到有家长在群里咨询,说户口还没有下来怎么办?有家长说房本还没有下来怎么办?他们也去咨询了教委,结论是4月18日系统将关闭。如果届时没有更正过来的话,就会按照现有学籍信息进行升学。
如果真这样,就将意味着孩子小升初跨区失败,即使后期中学阶段转入,校额到校的名额也将享受不了。花大几百万购入的学区房,将没有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家长信息偏差问题:根据网上信息,历史跨区办理都在5月初,大家都认为5月才开始正式办理跨区手续。但这里没有包括“学籍信息复核”,导致家长们少计算了这部分时间。
2.准备时间没有打出富余量:如果孩子有跨区上学的意愿,无论是小学、初中,都要注意提前购买、提前落户。否则这种临头来准备,稍有偏差就会出问题。
3.尽量不要购买不符合标准的学区房:北京有很多几平米、10几平米的“胡同房”、“过道房”,但这种房子落户时,会进行实地走访,看是否符合“居住”标准,是否有实际入住。如果不符合居住标准的房子,是不能落户的,或者在落户时效上会比较长。
总之,在孩子升学问题上,家长们要提前了解信息,多打出准备时间富余量,提前做好准备!
也希望我家孩子能够顺利升学,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吧!

预祝一切顺利
谢谢亲爱的
你家这挺好!省钱省力!
北京要上好的民办,一般得要校内外简历过硬,还得面试通过才行。
我家之前考虑孩子资质有限,实在够不着标准,又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才买的学区房。
是的,最早规划去私立。但是北京的好民办都是要收简历的。孩子没有拿得出手的校内外证书,比如校内的市三好、区三好;校外也没有PET、FCE、小奥证书,名校集训经历。如果这么“裸选”,对于孩子来说,掉坑概率太大~
所以,为了孩子上个相对好一些的学校,买房也是无奈之举!
民办相较于学区房来说,还是省很多。北京民办好的一年10W+。以我家去年购入的房产为例,如果没有降息和提前还款,我们每年还房贷就需要10W+。还没有算买学区房的本金,这些钱如果存银行,每年利息也差不多有10W左右。关键不用把本金掏空,还要承受房价波动!
如果孩子优秀,能上好的民办,我觉得是一个挺好的选择。
同样的这个阶段,往年公办联系家长shiyanban基本要5月份,今年四月初就开始行动了,民办更是以各种探校集训现学现测在提前招好学生。我们也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简历,去民办zhinengc只能参加集训和现学现测,目前还没有接到保底的民办shiyanban,再冲民办就要靠摇号,基本学费也是10W左右一年。托底的公办shiyanban有了,所以也犹豫
OMG,北京读民办依然还这么卷啊……真难啊~~![[可怜]](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22.png)
上海民办几年前已经摇号了,不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简历(个别天牛娃会整,但大部分人不需要)。虽然中签率不是很高,但总归也是给普娃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