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情感·生活 136625姐妹  151562帖子
发帖
姚乾姝

确定自己的三观比任何事都重要

姚乾姝
姚乾姝 姚乾姝 2025-04-14 11:25 阅读(662)

目前34岁,经历了很多,想自己总结复盘一下。

1,求生比什么都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经历了爸妈相隔半年的相继离开,经历了分手,经历了财务危机,经历了全麻手术。算是这30年来自己经历最严重的事情了。其中第一件事让我自己在当时1年-2年内,内心是放弃求生的状态,我感觉当时真的是无力握紧求生的方向盘,一切交给生命了。最后留下也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生命选择了我,其实对我自己而言真的是随机的事件。感谢生命选择了我。

经历分手,我一直很分离焦虑的,经历分手感觉就是类似于濒死状态,而且是冷漠的冷暴力分手。感觉深深的被抛弃感,好在自己在最后时刻注意力会回到自己身上,算是内心的死里逃生。

经历财务危机,娇生惯养的我一直花钱,花的比赚的多,然后发现钱不够了,最后时刻自己努力去就业,解决自己财务危机,当时妈妈也借给了自己一笔钱,才让自己得以缓解,否则真的生存不了的感觉。

经历全麻手术,我第一次做手术,健康是依托一切的基础,如果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健康,真的没有别的人会在乎,如果自己噶了,感觉别人也只是哭一哭。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是真的心疼自己身体健康的人,绝对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帮助的人。

综上所述,人生最大的几次危机,都是因为感情和钱。所以生存就要努力在感情、健康和钱上保护好自己,做好储备,这是底线。

2.不和烂人烂事纠缠,不和自己较劲。

我是一个爱较劲的人,可能源于骄傲也源于执着,比如一定自己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比如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只要自己订立了超难的目标,现实中有没有这种必要,都必须达到,感觉是想把自己逼成神,这个可能和从小的教育有关系。最后发现靠“逼”自己,真的做不到。迎来了自己全面逆反。最后逼自己完成的事也没完成,最后还是以大多数人的方式结束了这件事。一遍一遍用家长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内在小孩,其实是对家长的忠诚和爱。家长的严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够过得好。不和自己太较劲就是放过自己,和自己和解的过程,也是和父母和解的过程。

之前自己很爱教别人做人,总想改变别人,遇到烂人,一是想挽救对方,二是觉得深受其害又想报复对方。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卡普曼戏剧三角”模型,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三种角色,无限交替扮演。这是一种破坏性的人际关系的模型。自己既可以当受害者又可以当拯救者,又可以当加害者。受害者模式就是,我没有力量,你必须帮我,如果你不帮我,我就恨你(你就是坏人)解决方法就是,责任者替代受害者,创造者替代加害者,行动者替代拯救者。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对他人过多干涉。当你陷入受害者叙事时,用凸显个人的责任的方式重新叙事。比如遇到一个不好的事情,自己做了什么,有没有努力想办法逃脱,对于从天而降的不幸,自己如何去努力活下来。

3.生活最重要的是活下来,并继续往前走

事业,财富,感情,健康,其实最重要的都是先能够苟住,活下来,然后再不断的持续往前走,即使前方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要不断的找前方的活路,不断往活路走,顺境的时候不骄傲不自大,不被道德绑架,用空间换时间,利用现有筹码去找活路,顺境和逆境其实路径和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心态不同。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给人的全部了。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4)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