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很多误会都源于缺乏沟通和主观臆断
今天孩子放学,跟我说,在幼儿园有个坏消息。一上来就给我放大招,说“小A私自拿我橡皮擦,还偷偷藏起来了,不给我。”(小A是个平时关系还不错的女孩子)
我娃表达能力一般,零零碎碎、东扯西扯的。我认真听完,并且掺杂了我问她答,捋了捋,大概是——幼儿园搞了个小比赛活动,孩子表现不错,老师奖了她一个橡皮擦;之后孩子在小A的柜子的一个塑料袋里看到她的这个橡皮擦,回来就跟我说是XX拿了藏起来的。
然后我说不能随便给别人定性是故意,万一误会了别人,并和她强调2点:
1、【不能瞎说是人家拿的】
你是不是没有亲眼看见是小A她拿的?也没有别的同学看见了告诉你?既然没有亲眼看见她拿的这个动作,无凭无据,就不能断定是“小A拿的”,也有可能是别人拿的呢。
2、【不能给人家乱盖帽子,说人家故意拿了藏起来】
也许人家是无心的,并非故意,可能就那么随手一收,压根没注意到,也可能是不小心拿错了。你不能以你的主观推断,去揣测别人的主观行为是故意的。
关于如何解决问题。我就说:
1、“你如果想要回来,当时就应该问她‘小A,你是不是不小心拿错了我的橡皮擦’,或者说‘小A,我看到自己的橡皮擦在你袋子里’,当场和她去沟通,让她还给你,而不是现在来跟我说。你可以明天在幼儿园跟她这么说,然后要回来。”(孩子问我“如果发现她用了怎么办?”我反问她“如果她用了,你介意吗?”孩子说不介意,我说“既然不介意,那就没关系呀。”)
2、“很多误会,都是源于缺乏沟通和胡乱猜测。你和她是好朋友,如果你憋着不说,然后自己在心里胡思乱想,也许人家不是故意,但你觉得她是故意,是不是就会失去一个好朋友?”(孩子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