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
女性想进行小说创作,就必须有金钱的支撑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她这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8年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关于女性和小说演讲后,得出的结论。一名优秀的女性作家在100前妇女地位仍然很低的时代背景下,有这样的思考和发言,可以称得上是振聋发聩了。
伍尔夫以自己在臆造的牛桥大学所经历的与其在英国其他学院相仿的真实感受,描述了其即使作为受邀的杰出女性,也不能像其他男性研究员和学者那样在草坪停留,无法在没有研究员陪同或者出示介绍信的前提下自由出入图书馆和教堂。
她了解到自己享用晚餐的女子学校,是历经千辛万苦、几经周折筹集到有限的资金才得以初具雏形且条件简陋,相比之下,由众多银锭和金块堆积而成的男子学院配备了齐全的桌椅、讲师、图书馆、实验室、仪器设备……由此想到女性贫穷的处境,并进一步谈到在此之前女性并没有工作,她们困囿于家庭,有做不完的家务和生不完的孩子,社会并不想要女性接受教育,她们又如何进行文学创作呢?
女性不能独自出门,没有独立的房间,只能在卧室和起居室活动,她们无法切身感受到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不了解世界的变化。即使她们可能从哪里听闻到一些奇闻异事,也正好简单认识几个文字,或许正好某位女士有创作的冲动而悄悄拿起笔小心翼翼写下几句,然而房门突然被推开,吓得她赶紧把纸笔藏在自己溪头的针线活下面。如果被发现,那将招来严厉的斥责。女人进行文学创作,这是多么大逆不道又匪夷所思的事情呐!
女性没有自己的收入,即使有的话法律也会剥夺她们拥有财富的权利。直到1870年英国颁布了《已婚妇女财产法》,女性才向自己的储蓄罐里放进第一枚钱币。有了属于自己的财产,才有可能拥有筹建女子学院的金钱支撑。
伍尔夫在演讲中提到,自己正是受惠于姑妈的意外死亡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遗产:每年五百英镑。在此之前,她通过在报社打零工,帮人读书念报、制作假花等很卑微的体力来换取几个辛苦钱。“之前的岁月所带给我的恐惧和酸楚,如同埋进身体里的毒素时刻侵扰着我的神经,令我心灵上倍受折磨”,伍尔夫毫不掩饰地讲出了自己的困境。
“每当我破开一张十先令的纸币,身上的铁锈就会褪去一层,内心的恐惧和酸楚就会消散一些……世间没有任何力量能夺走我那五百英镑,我的食物、房子和衣物也讲永远属于我自己。”,
收到姑妈的遗产后,作者的生活和心境蓦然发生转变,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她欢欣雀跃。这种喜悦和我工作后可以尽兴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毫不犹豫地推辞不中意的offer时,所拥有的底气一样,那就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看来女性不仅是要写小说需要有金钱支撑,衍生开来,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决定,都可以更加轻松自在。
为了让听众更深刻的感受到过往女性的困境,伍尔夫还给莎士比亚臆造了一位亲妹妹,将她置身于莎士比亚所在的时代,细数了在那种环境下身为女性会遭遇到的种种阻拦和挫折,即使她拥有比肩哥哥的才华,也无法顺利地逃出时代的桎梏写出莎士比亚一般的著作。
伍尔夫为了让自己的演讲观点更让人信服,去大英博物馆检索了不同时代男性对女性的看法,不出所料都认为女性是无知的、低阶的,需要依附和归顺男性的;她也试图多找出几本女性著作来分析女性创作的特点,然而收获寥寥。
时间线推移,就算到了19世纪,仍有不少女性创作者用男性笔名来发表作品,譬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一开始就采用了柯勒•贝尔这个男性名字,只是为了抵抗世俗的眼光。
哪怕到了19世纪,如非极其幸运地出生在富有显赫之家,女性也无法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不能创造经济价值又源源不断的家务、噪音以及不能出门走走透透气的种种限制,时刻都可让一位天才女性之光熄灭。 伍尔夫分析到:文学创作是一项非常需要释放各种不良情绪才能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活动。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19世纪初初已经有一些才华横溢的女性创作者崭露头角,虽然她们仍然小心翼翼生怕引起社会的质疑和反感。她们受过简单的教育,对男性和整个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她们更加温和,不带偏见的进行创作,依靠写作也能赚钱,并且挣得了体面更加认同创作的价值。
她们一开始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小说这种方式,因为这是相对早已存在和规范了很久的文学表现方式,小说的体裁和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更灵活、广泛,即使如此她们也要一边用文字写作,一边试图寻求创作出更适合女性表达的语言和字句形式。这点还真是我没想到的呢,不过仔细想一想,不论古今中外,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读来确实朗朗上口。
伍尔夫对女性在历史和当下的处境非常了解,言语间对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也充满了嘲讽和戏谑。但是她仍然客观中立的引用了科勒律治的话:一个伟大的头脑一定是雌雄同体。认为人最正常合宜的精神状态需要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和谐共生、互助合作。“只有两股力量融合到一起,大脑才能得到充足的饮料,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她号召女性去接受教育,珍惜个人财产,重视投票权,勇敢参加工作,走出家门去挣钱,“做自己远比做任何事都重要”。演讲的最后,伍尔夫建议女性尝试不同体裁的作品,涉足多样的主题,赚到更多的钱财并且去旅行、思考世界,多看书或者只是街头闲逛不要困于传统的思想。
“我之所以希望你们挣钱、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是希望你们生活在现实之中,并且活的精彩。至于你们能否通过作品与读者分享,倒是次要的。”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真是太精彩了!两场演讲明明是枯燥乏味的议论文体,却被伍尔夫写出了散文的感觉,还如此切入主题,读完让人欲罢不能。不仅观点鲜明、立意深刻,而且分析论证鞭辟入里,思考总结现实中立。百年前的女性竟有如此眼界和勇气,发自肺腑地对当时的女性恳切教诲并抱有宏达愿望,即使放在当下来看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伍尔夫真不愧是女性主义的先锋,感谢她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的发声,正是在她们以及女权先驱的不断争取和推动下,现代女性才拥有了自由和主动权。走了她们的斗争,我们才活的更加精彩,正如她对我们的美好祝愿一样。

真好 现在读书出这样的激情的人不多了哈![[开心]](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0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