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5上半年
2025年真的过得很快,转眼就7月了。今天早上起来,突然意识到已经是7月1日,看着外面明晃晃的太阳,感觉自己最难的时候就要挺过去了。希望吧,希望它早点过去。哈哈。简单复盘了一下,这半年还是挺有收获的。
一、关于给大女儿治病
回顾今年1月,刚刚信心满满打算计划这一年,大女儿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犹如命运的黑天鹅,降临在我身上。那小半个月,在忙碌工作的缝隙,我带着她跑遍了周边城市,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若干项检查,最后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孩子确实病了。
然后,我的一切都被打乱了。向单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陪着孩子在成都住了一个月的院,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三管齐下。住院的日子很无聊,偶尔下楼在医院的院子里溜达,喂喂院里的猫,或者去附近公园闲逛、骑共享单车,就成了最大乐趣。孩子也比较争气,1个月以后达到出院指标,我们便办理了出院,回家继续吃药。由于生病,记忆力和注意力直线下降,孩子没法学习,于是又向学校请了假,她在家呆着。这半年来便是,每月复诊一次,每周做心理咨询。
不得不说,抑郁症治疗确实比较耗钱。基本上孩子每月的药钱要1000出头,心理咨询700一次50分钟。光维持每月最基本的药物和心理治疗都得差不多4000块钱。所以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我没怎么记账,也没有定攒钱计划。
孩子呆家里,我想给她报一点兴趣班,让她有事可做,可惜她不感兴趣,只要求我给她报了一个线上的美术课,每天抱着平板在家里画画、打游戏。极少出门走动。我也不去管她。后来,发现她趁着我出门上班,在家不乖乖吃药,我便让她去外婆家住,让我妈每天三次,盯着她足量按时服药。
这半年来,孩子的情况基本稳定,只有一回,她独自在家突然心情不好,一次性吃了好几盒抗抑郁的药后,气得我不得了,把她带去医院看了,说是已经超时没法洗胃,只能带回家去,让她多喝水加快代谢,停了几天没吃药。至此,我连药都得藏起来,不敢让她翻到。后来,就这一插曲,我也及时和她的心理咨询师做了沟通。
治疗半年多,由于服药的原因,孩子胖了二三十斤,但总体状态确实肉眼可见的好转,不想死了,也愿意出门找小伙伴玩,前段时间,孩子回学校去参加考试,据她反馈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要比之前好得多。最近天天盼着9月开学,她已经很迫切想回学校去上课了。这一点,我还是挺欣慰,觉得这半年的精力和金钱,总算没白费。后续准备继续遵医嘱,让孩子继续治疗直到康复。
二、关于我自己的情绪和健康
记得2月份女儿还在医院的最后几天,同病房住进来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妈妈。聊天中得知,她把患抑郁症的儿子照顾好了,现在儿子读大学去了,她却病倒了,进来住院治疗。
讲真,其实开始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样。直到这半年,我照顾抑郁的大女儿的时候,我也才能理解那位妈妈,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内心自我攻击。现在我就是,不能和人一直提大女儿的事,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奔溃。我刻意屏蔽了她的懒、她的不讲卫生……她一切看起来让人厌恶的缺点,甚至她胖了之后变丑了。我知道那都很大程度都是疾病带来的。我不管她任何事,也很少问候关心她在干嘛,我不管她一日三餐会不会按时吃,甚至不会追着催她按时吃饭,对我来说,她吃不吃饭睡不睡觉都不重要,按时吃药和做心理咨询才重要。
这种“不管”,对她来说,少了很多压力,对我来说,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救”。不管逃避也好,屏蔽也罢,起码我获得了内心短暂的平静。对于我来说,只有我自己维持基本的心理健康,不陷入奔溃,我才能给孩子一份支持的力量。
我有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建议了我好几次,让我去做一个短程的心理咨询,我都拒绝了。第一,我觉得目前我的状态还尚可,还有自我调解情绪的能力。第二,做心理咨询确实比较贵,省一点是一点吧,留给孩子用。
这半年,我也胖了不少。很大程度是自己吃胖的。不得不说,吃东西确实很解压。当然,下半年我打算控制饮食,适度锻炼,真的不能这么吃了,再吃真的要胖回原形了。
三、关于存钱
今早复盘了一下存钱,虽然没刻意存,半年还是多了差不多5W。其实算算,有一半是上个月领的利息,真正存下的只有2W多。这个成绩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因为我压根儿就没想到要存钱。今年我家老房拆迁了,赔了一笔钱,老妈给了我10W。所以,实际上,这半年还是增加了15W。本来挺开心的,但因为孩子的病,也显得没那么开心了。
四、关于下半年的几个想法
1.全力支持孩子复学。这段时间,准备复学的资料,8月打算带她回成都去线下复诊一次,做脑功能检查,看看她神经递质的恢复情况。听听医生的建议。
2.有规律的存钱还是要做起来。就算每月2000,也要有规律地攒。积少成多。
3.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把这半年因为贪吃带来的体重余额减下去。其实调节情绪和压力,不一定要通过吃来表达。可以多运动。
4.继续搞钱之路。班班还是要认真上的,搞钱要认真,趁着自己还有赚钱的能力。按时发工资那天,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
桃之遥遥桃之遥遥引用 @ shirley白菜 @ shirley白菜 的话:吃药是一方面,自救才是最重要。你做的挺好。估计你家也是高敏娃就是个高敏娃。还好,小女儿很省心,这样的娃来两个我真的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