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路绿灯,生娃费用可能会是多少……
分享下,身边有个同龄人,正常公立医院生娃可是花了不少钱,自费10W+(虽说费用能承担,但也还是有点肉疼)
没什么高档消费,就是顺其自然,不得不花的钱。
【症状】:先兆早产(30周左右的时候,具体不记得),万幸的是还算是挺大了,离足月也就只差2个月左右。
高学历夫妻,有常识,也不至于做不科学、不利于胎儿、伤身体的事情。生娃这种事儿就是纯看命,运气不好、摊上也没办法,而且也只能发生后见招拆招,无法提前预判。
怀孕期间好像也还好,没什么太大异常。中间可能有被医生说过一些小问题,做了些额外检查。这些正常检查费大部分能报销,也就不多说了。
就我知道的开销。
1、早产保胎之孕妇花销:半个月还是一个月吧,具体不记得。估4.2W
~床位费:双人间2000元/晚(大概是,不知道有没有零头),按3周算,这就得4.2W【这个费用,医保不给报销的,普通病房一两百的费用才给报销。别问为啥不住普通病房,没有床位!贵是贵了点,就问你住不住吧?你有选择权吗?这倘若是只剩单间了,你该住也得住吧,嗨!】
~药物费:这倒是没细问,但是应该大部分能报销,自费部分,四舍五入就不计了吧。主要是吃苦,天天打针,人都迷糊了,还昏倒不省人事过。有次我去探视,孕妇满脸惨白,没有血色。
2、早产之胎儿:保温箱住了半个月还是一个月吧,具体不记得。估3W
~保温箱:短暂保胎后,孩子依然早产。那就得住保温箱了,一天费用我没问他们。但是网上搜的三甲医院保温箱,一天得1500-3000元。如果按2000元*15天算,这就是3W块了。【好在保温箱费用能报销一部分,还好一些】
~保育费:住保温箱,护士小姐姐们的照顾也是要费用的,还有营养费之类。但这部分应该也大部分能报销。这个自费部分,四舍五入也就不计了吧。
3、月嫂:一个月2W,请了2个月还是3个月吧,不知道。估4-6W
第一个月其实娃在住保温箱,月嫂以照顾产妇为主。后面娃出院了,不放心自己带,尤其还是早产儿,就续了月嫂。
4、儿童检查和保健:都得去生产的医院
早产儿,社区医院不接的,必须去生产的三甲医院。
这部分和前面比是小钱。就是麻烦了些,因为有点距离,所以需要开车/打车过去。
以上:大头是床位费+月嫂费,加上一些零碎的费用,自费部分也差不多10W+了。
保温箱费用不知道能不能报销,以及能报销多少。没细问。
好在这先兆早产发作的月份也比较大了,不然……那不得花更多……
而且夫妻双方保险齐全,能报的也都报了。即便这样,自费也还是少不了。
我们开玩笑随口问了句“还生二胎么?”可想而知,女生狂摆手~这一遭,真是吃大苦了~
也很奇怪,这些年身边关系很近的同龄亲友,生娃过程普遍不是很顺利。。。我这种只承受痛苦但是母子/母女平安的,还算幸运的~
不知道是不是现代年轻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了。。还是说,体虚的人都在我身边?毕竟我看有些瓷实的孕妇也是真瓷实啊!【孕妇平均花多少我也不知道,咱又不专业做概率论统计。只能说,看个例去尽量做最充分的准备。。我当年花的挺少的,也就自费一两万吧,但我备的可不少】
我是i人,不太爱八卦,交际圈很窄,反正光身边关系近的(关系远的,人也不太会分享这么私密的事儿给我),听过的就已经好几个出来就得住保温箱的,还有几个娃小龄到处寻医的,还有娃得罕见病的,还有去做试管的。反正他们的生娃和育儿费用一算一个不吱声,报销过后,依然自费几万和十几万的都很正常。【都是有职工医保的,报销前的总费用那更是不忍直视了】
最后,从经济角度来看呢?
1、该买保险买保险。。社保医保,商业保险,都多了解下,刚需。。
2、然后,夫妻俩现金少说也得至少备个十几万吧(以及,万一花超了,能不能借到钱,如果评估借不到,建议再多备点)。如果现金不够,建议先攒钱,再考虑生娃。

我刚生,就去年12月底,一万出头,各种理赔报销后,最后自费四千不到。主要是还花了两千多做娃的基因检测,这个是全自费,不然可以更低。我是产检一路绿灯,顺产。
是啊,生娃费用本来就不便宜。。这都还是医保能报销大部分的情况下了,自费也少不了。。何况,如果万一碰上一些医保没法报销的开销呢??那十万二十万可都未必打得住~
不过不管怎样,母子/母女平安,就一切都好~~~
真好欸~
一路绿灯真是太棒了,幸运
太可怕了, 我记得我当年生娃也就花了一两千块, 顺产~~
生娃这事就这样,没问题,皆大欢喜;有问题,那可能就是无底洞~
没出啥大问题的,基本都得一两万
老大出生第二天做了手术情况差一些,保温箱住了60天,费用22万总报销五层五,个人承担11万,老二住了45天,费用8万多个人承担4万多,所以我们一共花了15万。
保胎住院10天,生育险报销挺多,具体费用多少我已经忘记了,和保温箱相比不值一提。
我们这边社区医院会接收早产儿儿保,但是呢在社区做儿保远远不够哦,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早产儿最好每月都做儿保,去三甲医院,医生检查的更细致,我们肌张力高、隐睾等毛病就是三甲医院检查出来的,还做了几个月的康复。
“没钱先别生娃”真不是嫌贫,而是客观事实。。
产妇和孩子,若是没问题自然皆大欢喜,没人希望出问题。可真出问题了,去借钱?万一借不到钱呢,不治了吗?
呵呵,如果弃疗还不如一开始就别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