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职场已经容不下文科生的浪漫
我有一个好奇宝宝样式的同事。
前两天,我们这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闲聊的时候,她问我:
“为什么今年文科的分数这么高?而且文科生怎么比理科生的招生人数少这么多?”
我回答的是“科教兴国呗,这不东西两极都在硬钢吗!文科嘛,关乎享受的东西,自然可以放一放”
“可是我觉得文科也很重要的”
我继续回答:“对呀,我也觉得你说的对。但是这些东西的好或者不好的标准是什么,谁说了算?没有明确谁说了算的学问,其实就等于你说了不算,你的努力也说了不算。你想想但凡协和董小姐不上手术台而是卷艺术,何至于此!”
“我的女儿我就想让她学艺术,跟我一样。尤其是艺术美术这些学科的基本训练,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很有用的,反而是高中学的那些物理呀化学呀,生活中反而没什么用!”
“那以后她找工作呢?你搞定了?”
……
我真是个把天聊死的小能手。
来来来,既然开了职场话题,那我就多说一点点,希望没太多“爹味”
这个世界有两套规则,一套叫做对不对,另一套叫做有没有用。
以学科为例,文科当然是很好的,这是桌面上的规则,明面上的正确;
但是文科的好无法解决没有职业岗位的问题,这是牌桌下的规则,实质上的有没有用。
文科的好,是大家都觉得好,但是却没有人为之买单的好。
职场菜鸟最大的问题是,ta们被普鲁士教育教的太好了,只懂追求对不对,完全不想理会有没有用。
追求正确也没有问题,但是你必须认知到一点,就是你追求对的这个过程,世界并没有欠你什么。如果你因为追求你认为的正确,找不到工作买不了房结不了婚生不起娃,你其实是没有理由怨恨世界的。
如果你接受这点,并且活的很自洽,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的。海瑞不是青史留名了吗?
问题是你想做海瑞吗?更深刻的问题是,你想做海瑞的家人吗?
陶渊明弃官而去的时候,家里还是地主呢?说明什么?
坚持对的,坚持正确的,是需要一点家资的。现在经济下行期,你的老板尚且需要自救,他都没资格做陶渊明,何况是身为他的牛马的你。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