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付出是一种病,得治
按照我对自己的认知,我一向比较独立,自主,绝不是讨好型人格。我性格有点极端。对我喜欢的人,我会对它比对我自己还好许多(当然前提是也对我好)。对不喜欢的,我是一毛不拔的。对我有恩的,我涌泉相报。对我有仇的,我早晚必报。
人家请我吃饭,我必定回请。约人家吃饭,我必定积极主动付款。亲戚朋友喊我上门吃饭,我必定带上牛奶水果或者礼包零食上门,基本不空手。
而且我还有该死的生活仪式感。比如过节或者生日,我的兄弟姐妹闺蜜,我都会发小红包表达祝福。如果他们先发,我就会加上一些返还回去,平日里也是小奶茶小水果小零食等各种小礼物送送送,从不叫他们吃亏,也没觉得是自己吃亏了,大家开心就好嘛。
本来觉得这样下去也挺好的嘛。但是昨天的一次聊天,让我挺受伤的。
我说,暑假里娃子从早到晚的玩手机,真的好吗?人家说,她太忙了,只能顾着自己赚钱,管不了孩子……我说你努力的意义在哪里呢,挣再多的钱,孩如果养废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家说,我挣钱是为了自己,与孩子无关。我没有依靠,只能靠自己。我说我也没有依靠呀(我生病到现在,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硬扛过来的)。
人家说:那不一样。你有钱啊。
我……
原来我给身边人的印象是我有钱。
估计除了她,我闺蜜也是这么想的。瞬间无语了。是我对你们太好了吗?对你们不计回报的舍得和付出,让你们觉得理所当然。
忽然之间有点心酸,我发现自己,有些过度付出了。顺道看了下我的微信红包记录,发现这两年发出去的红包,是我收到的5倍。再看了下我生病后这几年的账单(以前我是不记账的),单就请客吃饭这一项,每年平均是5000多。他们家的孩子,或多或少,我每年都给的有红包,而我的少年,基本没有收到过。
本来被人说有钱是件好事,谁不希望自己有钱呢?总比被人认为是穷鬼的好。坦白说,我是大钱没有,小钱不缺,可是有钱是远远谈不上的。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每月拿个固定工资,这叫有钱?无非就是个稳定罢了。况且现在还在休养身体,班都很少上了,明天和以后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我之所以愿意给予和付出,并不是我有钱,是因为我很珍惜,并不是傻。在我最痛苦最难的时候,你们还在我身边,没有放弃我抛弃我。过去曾经给我的温暖,让我从来不敢忘记,每次想起来都心存感激。所以我愿意主动积极的付出,只要我有。我也愿意在一些小事上妥协,满足大家的小开心。如果花点小钱就能让大家都高兴,为什么不呢。
但今天,我受伤了,也醒悟了。以后也不想再受这种伤了。往后余生除了父母和少年,我会六亲不认的过,你们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爱谁谁吧。
-
一小棵一小棵引用 @ 安萌 @ 安萌 的话:这样做不好,我可以先对你好,我也可以和你的好不平等,但我吃亏要有限度,不能太吃亏。而且,我吃点亏可以,但你不能让我的孩子在你那里吃亏或者收到以前没觉得不妥,现在不想再这样付出了。以后要全身心的,爱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