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高能量状态的两个月(主线)
主线:工作跳槽
换工作是一个耗心耗力的过程。
年初续签合同之后,又慢慢的进入麻木的状态,属于躺又没躺平,支棱也支棱不起来,得过且过走马观花骑驴找马过了几个月,接过一些猎头的电话,推荐的是银行和大厂的岗位,但是我觉得性价比都没有当前好,卷不动,所以一直比较懒散。
有一天看到同事互帮互助的群里转发的一条信息,是我关注的公司开放了一些岗位,于是抱着尝试一下才不会遗憾的心态,开始认真准备申请。
准备简历花了几天,反复的看JD,回顾自己的工作,调整简历,找AI帮忙搜索一下相关信息提供一些切入点等等。
在官网上投了简历,过了一周收到了HR的电话,邀请去做第一轮笔试加面试。笔试内容问了一下HR,她说没太看懂那份题考什么,于是只能广撒网了,找AI给我准备几十道这个岗位的常见笔试题看了看。
第一轮笔试和面试,我的感受是更偏重技术,面试氛围不错比较融洽,我尽力了但是硬实力确实差一点。毕竟几年没做开发,没有重度使用这些技术,都属于了解/知道怎么做/能看出问题,但是手搓代码和高级理论知识储备不够。我想的是好吧,不行那我还是继续认真做当前的工作。
没想到过了一周喊我去接着面试了,二面有HR,相对侧重软实力,沟通也很顺畅,属于一面的补充,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介绍。本来说的两轮就结束了,过了两天又加了一轮三面,三面也挺顺利的。谈了下薪资就进入offer流程了。
面试虽然痛苦,但是一个促进系统性和全面性思考的事情,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准备常见的面试问题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aha moment,平时很少从比较高的高度去审视总结自己的工作,这次倒是有了不少收获。比如我总结的一点(不一定对),关于工作中的压力。工作压力来自于几个方面:1,工作很多;2, 工作很难;3,工作很急;4,协作难等等,对于每种压力情况或者多种压力结合的复杂情况需要怎么样去处理,其实想清晰了对自己也很有提升。
拿offer,谈last day,辞职,准备背调和入职材料,做工作收尾和KT,零零碎碎的就这样又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
明天会不会更好,不知道,但是今年的KPI之一:
体验新的工作状态和换工作=>标记为已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