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3600点之时
炒股这么多年,钱没赚到多少,但是心态越来越好了。
18年入市,就赶上了20~21年的结构性牛市,虽然沪指只涨到了37X0点,但只要踩中:消费+医药+新能源的行情,真的是赚钱像呼吸一样简单。
当时本金少,有时候几天涨出来一个月工资,确实让人心动。
感觉自己不会是股神转世吧,怎么随便一买都是赚钱。
当时最疯狂的时候,带着身边好多人一起买基金、炒股,真把自己当成股神了。
只是结局可想而知,厉害的不是我,而是市场。
用雷总的话来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
踩中牛市,我也能成为股神。
但这都是贝塔,当行情结束,飞得有多高就摔都有多惨。
当股市高点定格在21年2月时,我还以为只是一波常见的回调,等调整结束,还会再次刷新新高。
但等待我的是长待3~4年的熊市。
在熊市的第一年,我还在幻想,是不是一年就能结束熊市,行情再次启动;
在熊市的第二年,我还在安慰自己,一般市场三年就会有起色,我在熬一熬就可以了;
在熊市的第三年,我已经对市场开始失去信息,彻底躺平,除了常规定投外,我再也不会主动买任何基金和股票了;
在熊市的第四年,没人相信牛市,只有回本后想要卖出的决心。
可行情就在所有人万念俱灰时突然启动:
2024年9月24日,每一个A股投资者都应该牢牢记住的日子,极速暴涨行情历史上仅有。
几天时间,沪指2689点一举突破3674点,这种火箭般的速度,别说新股民,就连纵横股市几十年的老股民也没见过。
而那一次大家才意识到,熊市结束了,牛市的大幕正在开启。
只是,A股的牛市从来不是线性上涨,而是震荡长达半年后的慢牛。
25年4月在关税冲击下,大盘直接跌到了3000点,当时我印象很深,一天亏几个W,我都已经麻木了。
可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老股民口中的黑天鹅。
在20年遭遇疫情时,市场千股跌停,那个时候我还是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还在大举加仓。
而我当时的老板,却在跌停当天,赎回大量仓位。
我还心里嘲笑过他,老股民还这么胆小。
没想到命运的回旋镖在25年击中我的眉心:
关税暴跌后,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炒股真的有很多潜在风险,这种风险是不在预期当中的。
身处当时的暴跌之中,很难有勇气加仓,能做到躺平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就是从那一刻,我才真正从这个市场中学到一些真东西。
1)请记住:这个市场永远不缺机会!请随时随地保护好的本金
曾经,我一直以为机会错过就不再了。
但市场波谲云诡,机会总会出现,如果机会没有出现,那意味着当下就不是机会,而是一个陷阱。
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本金,确保自己在钻石坑时有资金可以参与,而不是被动躺平,继续一个又一个周期。
2)进场的点位和所选的标的一样重要
以前总觉得,选择好一个优质标的,长期持有等着赚钱就行。
但好东西,也是有它的合理价格,超过合理价格购入再好的东西,也会在为未来大杀溢价。
只是我们大部分人很少能精准踩中,所以定投的方式成为了我们获得高胜率的必要手段。
对于我来说,我最开始入坑的投资方式就是定投;经过这几年的磨砺,我还是觉得定投是普通人获取一个相对不错收益最简单的投资方式。
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百万计划的原因,跟着设定的投资比例按周定投,我肯定是获得不了一个很高的收益,但是我可以在我舒服的范围内获得一个我满意的收益,这就是定投的力量。
社区里也有不少财蜜正在一起按周定投百万计划,欢迎大家来围观>>
3)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在自己的能力圈里赚钱
曾经的我是一个风险承受能力非常高的人,工资的90%以上都会用于投资,虽然这样我被动攒到一些钱,但也让自己的仓位永远处于满仓状态。
牛市很舒服,刚进入熊市也能结束,但度过3~4年的熊市,我的满仓仓位是扛不住市场的毒打。
市场暴跌时,我甚至无法安然睡觉。
后面,我醒悟了。
我赚不到能力范围以外的钱,我还是需要一部分稳健的资金来托底,而只有一部分资金进行风险投资。
用我朋友的话说,拿到股市的这笔钱,就应该把它当做扔了,亏钱了也不心疼,赚钱了就当做副业收入。
这里百万计划的思路,也和我不谋而合:
有三类资产:权益资产+债券资产+货币资产,覆盖了我们资金的三类需求。
不再ALL IN在一类资产中,而是通过分散配置,让我们拿得住更拿得稳,才能确保慢慢变富。
最近这段时间,百万计划的收益一路刷新新高,社区里不少财蜜都在晒出自己的攒钱成果:
看到后更加坚定了我继续跟投的决心。
虽然,现在大盘已经涨到了3600点上方,但是定投人根本不慌。
上涨了我就安稳赚收益,下跌了我就踏实捡份额。
这才是3600点,距离A股的历史高点5000~6000点才是刚刚开始。
或者可以说,至少先过个4000点在担心吧,在此之前我还是要继续坚持定投,和社区姐妹们一起早日成为百万富婆
-
自由的香自由的香跟着丸子姐吃肉,目前我的几只基都是看了你的帖子买的,就是昨前天刚卖了一只今天就涨得凶,能拿得住也是一个技术活
-
ZYZL1982ZYZL1982厉害,都赚了10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