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银行股涨的这么好?
2025年已经过了一半,上证指数也来到了3600;如果我说3600点里有很大一部分的涨幅都是银行股贡献的,估计没有人反对,因为今年的农行股价都翻倍了,那么问题来来,今年的银行股为什么涨幅惊人?
这个是我的同事问我的问题,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银行股价为什么节节攀升呢?
诶,其实这个问题是没得答案的,因为一个事件能发生,通常都是各个因素共振的结果,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你都占尽了,才能取得不普通的成功。
你要是问,这里到底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那个更重要?
这种问题是无解的。
但是既然她发问了,我总归是试着回答的。
首先,肯定不是因为银行业绩很牛,我和她都是干这个的,这个行业牛不牛,往上走还是往下走,我们能不知道吗?
当然,我更习惯用数据说话,今年一季度,宇宙行利润同比下降4%,建行同比下降4%,农
行同比上升2%,中行同比下降3%。
这是四大的成绩,观一叶而知秋,四大把森林里最大的四棵树都给你看了。
还不明白吗?
银行的核心业务是放贷,赚的是息差的钱,现在有的产品的息差收窄到不到1%了。银行的日子能好过?更麻烦的是,存款如潮水涌入银行,但是另一方面,贷款却放不出去。综上,银行的业绩不理想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是银行股的股价就是涨的很好,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有股资金在买买买。
这股资金就是保险资金。
一是保险资金不得不买。
这里引入一句话“不低于1000亿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证监会本就规定,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至少要拿出30%买入股票,低于30%就是违规。
然后财政部以及金融管理总局也在加码,将部分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上限调高到50%,同时调整保险公司考核机制,为保险公司买入股票扫清各种制度性障碍。
今年上半年,已经落实不低于1000亿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二是安全爱分红的银行股是保险资金的“命中天女”
经济下行,很多人拿一大笔“N+1”毕业后,瑟瑟发抖,为了养老的考量,买入各种养老保险,
保险公司拿着这么一大笔保费也是要投资的,银行存款只有1%,就算是理财也只有2.5%左右;国债收益率目前低于2%,地产处于下行状态。这个时候股息平均达到4%-5%的银行股,是不是就看起来浓眉大眼了一些?
业绩下行又如何,如今那个行业日子好过?还得是郭德纲那句话“全靠同行衬托”。
这是一笔经济账,保险公司吸纳资金平均成本大致在2.3%左右,买入银行股就有2—3%的套利空间
三是银行股东的队伍很坚定。
记得那个光大乌龙指的新闻吗?随便买个几千万,直接把当天光大银行的股价拉了几个点。
说明什么?
银行股的摊子虽然大,但是国有银行大部分股权都掌握在财政部、中央汇金、中央证金、社保等国家队手里。
你买其他公司,大股东一看有人来拉价格了,我可以来招“高卖出低买回”,
可是国家队能为了这20-30点的点差,随便砸盘?
工商银行为例,国家队持股就超过93%,如果再剔除险资金、指数基金持有的股权,真正市场上可以自由交易的工商银行股票占比不到2%,市值500亿左右。
500亿的盘子,拉升下股价,对险资而言很难吗?
综上,保险资金大规模增长,产生资产荒,比较之后买入银行股,只要国家队不减持,股价基本只有一个向上的方向。
那么银行股会涨到什么程度?
答案挥之欲出,你得看国家队什么时候减持(可能性较小),或者保费的增长什么时候停滞(可能性较大)。

上次看过一篇文章大意说的是银行这几年日子再不好过也比绝大部分的行业好
原来如此,去年和前年没买银行股,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