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优秀女性
每当因为工作压力大升起何以解忧,唯有退休的躺平念头时,就会想起身边这些退而不休的女性长辈们,今天就来分享她们的故事。
第一位我的大姑
大姑今年70岁,独自经营一间售卖化肥、农药、种子的农资店,这家店迄今为止已经经营了20多年,在当地颇有口碑,售卖的产品质量过硬,深受身边农户的喜爱,虽然也有几家竞争对手,但大姑的农资店是销量最好的。
但赚钱之路都是充满曲折的,大姑单身多年,在经营店铺这些年被进货商骗过钱,被竞争对手恶意打骂过,被当地的势力强行入股过,也被租用房屋的房主截过几十万的货源,总之农村地区之复杂非常人所能想象,但大姑就是凭着自己真诚的为人,敏锐的商业头脑,过人的精力和不放弃的劲头坚持下来。农户们都是在春种的时候赊账买入农资产品,有收成卖钱后再还货款,为了感谢大姑,每到丰收季节就会送各种粮食、蔬菜,她一个人吃不完经常会寄给我们。
大姑五十岁就领到退休金了,虽然年近七十,女儿女婿工作也非常好,大姑并不缺钱,但一年收入大几十万倾注了她半生心血的农资店,只要大姑身体状况还允许,她会继续经营下去。
第二位妈妈的好朋友
这位阿姨今年65岁,年轻的时候是第一批下海最早经营批发超市的生意人,安利产品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她边经营超市边做产品,在我印象中她一直是个性格爽朗,气血十足的女性,后来因为婚变离开了老家,独自到异乡打拼闯荡。
阿姨再次创业的年龄已经过了50岁,这次做的是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阿姨经常全国各地的讲课、培训、卖书,60多岁的年龄还经常一个人开车几个小时去外地出差。
有一次我好奇问妈妈,阿姨为什么能进入这个行业,妈妈说阿姨初到外地时是在一个出版社打杂,当时出版社经营不善,库房管理非常混乱,她利用自己曾经开过超市的经验,义务帮助整理库房。出版社倒闭后其中一位资深编辑因为有相关资源,又赏识阿姨的人品和能力,就拉着阿姨一起创业了,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前几天听老妈说阿姨从新疆讲完课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扬州,她最让我佩服的是事业敢于从零开始,既有勇气又有韧性,有聪明的头脑又有过人的体力,现在依然每天活力满满。
第三位老乡阿姨
这位阿姨今年62岁,退休前是三级医院的儿科主任,主任医师,退休后除了在原来医院继续出诊,还去另一家医院坐诊。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气的儿科医生,很多人的孩子都找她看过病。38岁时通过人才引进来的北京,当时在老家已经做到了医院的副院长,但为了孩子能在北京上学,放弃了原来稳定的生活,来到北京重新打拼。
在职时阿姨工作认真负责,一手创建了新生儿科,还申请到了北京市一个300万的科研项目,至今都是医院受资助资金最多的项目,阿姨不仅自己优秀,也带出了一支能干的儿科队伍,虽然她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曾经的学生还会经常向她请教问题。
跟阿姨聊过她的经历,工作之路充满了艰辛,初到一个地方,科室成员不认可她,原来是科室内斗,她来以后,大家一致对外,共同斗她。但她从不认输,相反还愈战愈勇,最终用实力征服了科室成员。
阿姨退休工资接近两万,两个兼职出诊收入一万多,每周还会打3次网球,还会自学一些心理学课程,在阿姨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女性,终身学习的力量。
今天分享的三位长辈,虽然学历、行业各不相同,但他们身上的共同点都在于
一、 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敢于突破自己,擅于抓住机会。
二、 长期在一个行业深耕,不断总结经验,不轻易认输。
三、 年龄只是个数字,虽然他们不再年轻,但他们对待事业的态度让人尊敬。
看着身边这些优秀的女性长辈,自己也不再畏惧年龄的增长,只要保持学习能力,锻炼好身体,60岁正是闯的年纪。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