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第二天,谈谈爸爸
爸爸这个词,在我的印象中,很陌生,很严肃,很能干,很能作、有些暴力(只对我妈)
小的时候,家里孩子多,我又不是一个主动的人,很少跟爸爸交流,爸爸也没有太管我。
他对我们的要求是不能做犯法的事,要走出农村,其他的我们怎么做他不太干涉。
我小的时候,他脾气特别暴躁,有时吃饭的时候,他跟妈妈发火,就会把桌子掀了,掉地下的盆,用脚踩到瘪瘪的,动手打我妈,给我们吓得呜呜😭。
等我们长大一些,他从在村里有些威望到做生意惨败落魄。再加上他得了脑出血,脾气没那么暴躁,人变得不愿说话。
等我上高中离开家,跟他的交流就更少了,有时候几个月不会说一句话。
工作以后,妈妈生病,他一点儿都不关心,从不过问妈妈的病情。
妈妈化疗两次以后,病情没轻反而加重了,不得已,只好回家。回家以后,他没有照顾一下。
最可气的一次,妈妈刚开始坐着,姐姐有事儿出去,让爸爸照顾一下。没想到,爸爸连妈妈那屋都没进,更没有给妈妈放躺下,妈妈就这样坐了一宿。
当时,我工作初期,特别忙碌,也没有假期,一直像陀螺一样转,不能抽身照顾妈妈。
听到这个事情以后,我特别气愤,毕竟妈妈照顾了爸爸一辈子,反过来妈妈生病,他竟然能看着自己的妻子坐一宿。
妈妈离世的时候,我对爸爸有很大的恨意。那段时间,根本就不跟他说话。
有一次,他说如果我们不养他,他就去法院告我们,我当时就火了,跟他大吵一架,把这些年的不满、愤怒、失望全说出来。
从那以后,我很少回家。
妈妈过世三年后,我对他的恨意一点点减少,特别是有了孩子,我知道父母有自己的局限,他们有自己的相处方式,我应该跟自己和解,不要带着恨意生活。
去年,我看了关于原生家庭方面的书,对他的恨意消失,反而觉得他很可怜。曾经他是人群中的星,现在变得沉默寡言,还大小便失禁,这心里落差得多大。
因为我姐一直照顾他,他晚年生活在我们这个村里算很不错了。
这次回家,他瘦了很多,牙也掉了几颗。跟他说话,他很少答应或只是嗯再就是点头、摇头。
他真的老了,以前的种种也该放下了。
因为跟爸爸关系不好,我以前跟权威人士不知道怎么相处,特别害怕。但现在,随着不断学习,好很多,也不再害怕了。
原生家庭的影响深远,需要我不断觉察,不断改进,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