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育儿的思考,“传承”生产资料
今天突然想到有个结合命题,是财务和育儿的综合思考。
国内最焦虑的群体是小康&中产,生怕阶层掉落。(我不参与讨论小康/中产的定义、划分和财富程度,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但是为了便于思考,“生产资料”和“生产力”,我倒是可以浅薄地划分一下。
生产资料包括:多套可投资房产(自住除外)、工厂、店铺等等。
生产力包括:可以帮助自己赚钱的所有技能、工具。
——————
之所以怕阶层滑落,无非是手中没有可以传承的生产资料。因为小康/中产群体,充其量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人。
这几年老在网上看到一些“中产滑落”的言论,其实,中产滑落才是社会常态。本来中产就有点伪概念,中产普遍就是有点小钱的无产阶级。老美和小日,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
趁着赚得多时多存粮,赚得少时才有粮可吃。
小康/中产缺乏生产资料,但是他们拥有“相对先进”的生产力啊!先进生产力使他们脱贫致富。
哈哈,学过政治经济学的应该都能熟背邓爷爷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嗯呢,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都是生产力。
我最近在想的就是——生产力能否形成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这东西,短短几年是,但是时间拉长就未必了。生产资料的变迁真是太快了。斗转星移,时代更迭。生产资料3代以内确实可以传承,但是生产力才是世代维系生产资料的方式啊~
比如,皇位这东西算生产资料吧!但是起起落落换了那么多代的皇帝,全都不如一个耕读世家钱家传承得长久和深远。
——————
最后这才是我文章重点——传承不了生产资料,也可以想法子传承先进生产力。
有个朋友说想给娃开个什么烘焙店,天爷,她娃才小学。她的初衷是想留个类似生产资料的资产,但我细思觉得更像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我去年和她聊得也比较多,她搞钱比较厉害,但她的搞钱模式不可持续,所以才想另辟蹊径让娃开个店子(没实行,但有想法)。我觉得或许是可行,只不过想立足,还得手艺真的好才行。换句话说,生产力必须足够优秀/先进。她的这个想法,娃学习成绩可以不用太好,但是要1.烘焙手艺好,2.情商高,会来事。
我扒拉扒拉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理财思维和一丢丢的理财能力。所以我等娃大了以后,一定是要教她炒股买基金的。至于有没有那个悟性,就再说了。
要传承这项生产力,那么,我必须1.活得久活得好,2.不能差,持续耕耘。。那么娃呢,则需要:1.成绩好(主要是数学),分析能力强,2.悟性高,3.心态平,能控制情绪理智分析。。
好了,不多说了,大家都能知道,我选择的传承生产力的路,就必须继续努力鸡娃!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传承生产力的路子呀?蹲一蹲。

我也想说以前的皇位都经常改朝换代
个人觉得还是得生产资料先行。而后财人力。
所以说,即便有万贯家财,也得掌舵人有守财的能力
像是在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