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爱慕到结婚14年的这一路
爱,源于校园,落实于日常。
校园爱慕期 (青涩萌芽)初始时,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单,单纯,善良,安静,话语不多,正是这种安静的特质,我被关注。然而,骨子里我其实有些任性,甚至容易记气,听着被同学起哄后,我们见面不打招呼,陌生人,一晃快毕业啦,我意识到不该带着遗憾离开,便主动放下了“生分”,开始了正常的同学交流,让这段关系有了转机。
走向婚姻期 (坚守承诺)
毕业,找工作,也不知道是凑巧一起同行远方.....,进入同一家公司,各干各的,仅是同学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帮助,最后我因适应不了夜班而换工作,一个关内,一个关外,各自忙碌,沟通稀少。那时的我们依然腼腆、单纯,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沟通和维系。接着,同城/异地......
但缘分总是奇妙。不记得那个机缘巧合,最终走到一起,确定关系,订婚,结婚。
从校服到婚纱,我们已相识九年,在20XX年国庆的10月5日(农历九月初九),寓意长长久久。
结婚十四年 (相濡以沫)
今早发来红包999,一晃十四年,这十四年,我们白手起家,拥有了两个孩子、两处房产,家中一砖一瓦、一针一线都是靠自己奋斗而来。因此,家庭的各种磨合、带娃、教育、柴米油盐,从未缺席。
我们并非没有争吵。在最激烈时,彼此不理解、不尊重,甚至说过难听的话。但可贵的是,我们都在改变。如今,我们学会了彼此理解、尊重,能心平气和地提供建议、聊聊心里话。我慢慢放下了曾经的作、生闷气、抱怨和任性。正如那句话:“谁痛苦,谁改变。” 当我改变时,那个人也在随之变化,大家也在彼此找到适中的相处方式,关系才得以改善。
我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勤快,负责且没有特别的坏习惯。这十四年,在生活的琐碎中稳定这段关系。
感悟:14年婚姻的本质是共同体与协作 (价值共同创造者)
1.且走且珍惜与见证成长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现代社会,能携手共进,实属不易,必须且走且珍惜。我们是彼此从懵懂少年到如今成熟阶段的见证人。我依然相信爱的力量,感受爱于当下。
2.婚姻的哲学:双手并重
有人曾问:“左手好,还是右手好?” 我的回答是:“左手要好,右手也要好,只有两只手都好,才能合力。”
家庭亦是如此。丈夫好,还是妻子好?幸福的家庭需要夫妻双方都好。
家,是一个共同体与协作的团队,绝非一个人的独角戏或孤军奋战。家的温度,是家中每个成员共同点燃的火焰。
3.中年之爱:看见与分担
到了中年,爱变得更加实在和具体。真正的爱,
首先是被**“看见”**:
看见那份沉默的劳累。
懂得彼此的不易。
然后是给予**“分担”**:
主动伸出手,接过一担,分走一部分任务。
一句简单的:“你去歇会儿,我来吧”;一句温柔的:“干了一天活,累了吧,辛苦了”,"需要我帮忙吗?";"或者平时都是你在干的事她有空就给干好了",……,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它们就能抵消人间的许多劳累和痛苦,还能增加对彼此的好感。
两个人一起努力,这个家才有可能越来越好;两个人共同分担,彼此的心就不会积攒委屈与抱怨,才能让这段关系充满生机,永不疲倦。
家,是共同的堡垒,爱,是我们永恒的燃料,不因年龄、不因时间流逝而溜走或被否认其必需性。 它就如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氧气.
愿婚姻,继续充满这种简单、踏实、相互成就的力量。
且走且珍惜。

她理财 App
太棒了
两个人一起努力,这个家才有可能越来越好;两个人共同分担,彼此的心就不会积攒委屈与抱怨,才能让这段关系充满生机,永不疲倦。
幸福的婚姻必然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