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05:真是受不了没有逻辑,嘴上还不积德的人
啧啧。
其实也没多大事,就是有个人吹捧乐器的地位,好像不学乐器就咋滴了似的。还有人说觉得国内美育教育也就如此了。我就只是多嘴说了句,尽量中肯客观地说学乐器性价比低而已,课时单价比较贵,普通家庭学不学无所谓。我又没说是我不学或者学不起。
好家伙,这就说我“你该脱贫了”?嘿?张嘴就来。哪只眼睛看到我“贫”了?笑死。这人太搞笑了。连信息收集这个过程都没有,就下结论并且去人身攻击,有点太扯淡。。。要么你划个你心目中的“贫困线”,我如果没有,我就坦然承认我该脱贫。还不知道谁贫谁富呢,张嘴就来。。。
顺一顺几个回合ta的说话方式和思维逻辑,这人的想法大概是“你认为学乐器不重要&性价比低&课时单价贵 = 你穷学不起,托举不了孩子,该脱贫 = 我让孩子学乐器,我比你有钱,比你好,比你强”。。。嗯???这是怎么划等号的???这人逻辑感人。
而且觉得“xx性价比低/价格贵”,有问题吗?那我还觉得xx牌子的餐饮性价比低、人头均价贵且不好吃呢,价格配不上品质。。按那人同样的逻辑就是“你好穷,你吃不起那家店,你该脱贫”?
我厌蠢症发作了,跟这种人说了几个轮回,我都觉得自己蠢了,简直浪费时间(能说几个轮回,是因为我虽和平,一开始也没怼ta,但不代表别人追到我面前骂我得忍着不还嘴。我干嘛要平白被骂?最后我开炮了,摆事实说那人没逻辑没礼貌没脑子后,那人删评了哈哈哈)。。。但还是嫌晦气晦气,以后少惹这种s.b。。。
除了晦气以外,多余的情绪是没有的,只是觉得很无厘头和莫名其妙。。。被疯狗咬了的即视感~
——————
以上是背景。↑
以下是吐槽。↓
嗯哼,虽然我主观上确实一直觉得自己是挺穷的,但是“富”和“穷”单拎出来,是对很主观的形容词,没有标准答案。你不说下自己的定义,冒然就说别人穷;也没量化比过,就说自己比别人富?这是怎么比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夜郎都没这么自大。。。
何况,就这种毫无逻辑且不尊重客观事实,你明明在说A,然后ta不谈数据、不划范围、也不经取证,张嘴就来跟你扯毫无事实依据以及逻辑关联的B,且嘴上还不积德的人,真的能富?我咋有点不信呢。。。。。。而且,如果社会真的能让这种无脑且无礼的人富,那么是这个社会出了大问题。。。。。。
反正,我是蛮烦那些个枉顾事实,毫无调查,还非要主观以自己观念,用贬义词去judge他人的人。。。都不说调查需要多充分,至少应该了解一些以后,再去根据已经了解到的信息,去做判断或者推断吧。。。
有些人啊,嘴巴不干净前,能不能先动动脑子——1.“主观”和“客观”要分清楚,别混淆“主观感受”为“客观事实”,“个体的主观感受”更是不代表“整体的客观事实”。2.样本量小可能会导致结论不精确,这能理解;但是完全不取样,就把自己一个人的主观想法认定为客观事实,是不是太不带脑子了?3.做判断前,至少需要信息收集/调研-分析信息&盘顺逻辑,然后再适当进行合理的推测,即便推断错了至少也是动了脑子的,值得尊重;但是拍脑袋随口乱说,得亏蠢人睁眼说瞎话不用付法律责任的哈。
这种人,如果ta娃侥幸能上985,那一定不是来自于ta的基因。反正这样的脑子,没有数据/事实/逻辑概念的人,至少理科985是上不了的。
真的,现在国家重理轻文真是太好了。这种颠三倒四无理无礼无德的人,如果真能通过文科或者走特长捷径考上985/211,然后占据高位,如果这种人越来越多,那社会真是太可怕。
——————
回过来说乐器吧。
虽然,事实上我也没让娃学乐器。我确实也嫌学乐器贵,但这又不代表我是真学不起啊(好吧,以我的消费观是觉得学不起的,我宁愿股票亏钱也不舍得花钱学这个
)。
也就是说,我主观上觉得自己学不起,但客观上其实也不至于真学不起。我觉得不划算,性价比低。对于没有突出的音乐天赋的孩子来说,跟把钱扔水里也没太大区别,对升学路无帮助且就业面狭窄。。
【PS:我不是针对乐器,大部分非体育类的兴趣班我都这么认为,孩子玩玩得了,家长别上头、别过于上价值。主要也就有个情绪价值可以说,还有就是确实能适当释放家长的精力。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不可替代的附加价值,别被资本的洗脑洗得深信不疑。任何你想通过兴趣班去培养孩子形成的品格,只要你有心,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和途径,找到替代品。】
毕竟我股票有很大可能赚钱,兴趣班可是实打实没了。这钱花出去,又不是买颗大白菜那样的小钱。而我又是个搞钱脑,对我家而言,学乐器100%概率亏损 vs 炒股80%概率盈利,我当然只会有一个选择。
(对其他的大部分普通家庭的人来说,从经济角度来看,学乐器也是大概90%概率亏损,炒股就别说了,但是定存是100%概率盈利,从性价比来说,不学乐器&存钱也是最优解;当然,不是普通家庭的,那么自然是“您有钱,您随意”;就图这口情绪价值,愿意买单的,也随意,毕竟确实也不必所有事情都从经济角度去衡量利弊得失
)。
又不是什么刚需必备,咋滴,会多弹一首曲子就高人一等了?
但要是说我觉得乐器不必要的观点是“功利”,我倒是承认我确实功利。因为我深知,能让我不功利的门槛有点高。。我作为一个低精力人群,体弱多病,我人生的终极理想就是彻底躺平。所有外界的事物,如果很大程度影响到我的这个终极目标,都得为之让路。如果说我是“目标明确的功利主义”,这个形容我甚至会觉得是在夸我。哈哈哈。
这个社会,想毫不功利,做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门槛非常高的吧。谁可以完全不受财富、道德和世俗的约束?就算可以不管外界是非和身外之物,但是自己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吧,地球公转自转又不会因人而异。所以不同方面都必须有侧重和取舍。
——————————
记录一下,以后少和这种只有感受&情绪,没有逻辑&事实的人说话。尤其是不仅没逻辑还攻击性强的人,那更是别沾,就像一坨随时会爆炸的fen,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你脸上恶心你。(正常人好歹是感性和理性都有,不太正常的人才是“只有……没有……”的二极管)
并且作为反面教材,不能让娃成为这样的人,并且让娃也离这样的人远点。
因为人的观念天差地别,这很正常;但对于毫无包容心且粗鲁无礼攻击性强的人,你有一点和ta不一样,ta就喷粪了,惹上也是一身臭,大可不必。
好人那么多,不必在烂人堆里打滚。
-
门口怎的恁吵门口怎的恁吵引用 @ 一小棵 @ 一小棵 的话:目标明确的功利主义,我也是这种啊。我的目标是:躺平,活着。能高质量的幸福的躺平活着,那就更好了。挺好的,没毛病。像我这样目标明确,有主见,又有边界感,还会保护自己的。
不说过得特别好,但怎么着也不会过得特别差吧~
-
门口怎的恁吵门口怎的恁吵引用 @ 花凋 @ 花凋 的话:不是每个娃都适合学乐器吧。甚至可以大胆一些说,“大部分孩子不适合学乐器”。

就不从功利的角度,感性来说说,学乐器坏处也不少。
~父母视角:
1.坚持练琴的过程,很容易鸡飞狗跳,特别破坏亲子关系。
2.琴童父母的乳腺结节涨起来更快。因为大部分孩子都不自律的,需要父母在后面推着走。
~琴童视角:
1.孩子可能不喜欢乐器。
2.孩子可能吃不了这个学乐器的苦。
实例也有,我身边正好有个同龄朋友,被父母催着学了某乐器,逼着考级。他说自己一点都不喜欢,全是被逼的,考完级后就把书给撕了,并且再也没碰过乐器。啥用没有还耽误时间,学和玩都耽误了,他回忆起来都是痛苦。。
所以从这个视角,我顿悟了——逼着小娃娃们学这学那,会不会是我们家长的一厢情愿和自我感动呢?
如果真的喜欢,20多岁学也完全来得及。。那些个抱怨父母当年没给自己学xx,而自己经济条件允许后又不去主动学的,其实也不是真爱,只是纯口头抱怨而已。
好处肯定有,但是那么点好处,在这些坏处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明明有那么多无痛、纯快乐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干嘛要没苦硬吃、人为上难度?

她理财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