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为心软而给孩子手机
今天接孩子的时候,碰到了娃一个女同学的家长,也比较熟,就聊了会天。
小姑娘成绩中等偏上一点,一般15名前后,人长的好看的很,我觉得是我们班最好看的。
她妈妈说今天考道法,上午在家复习,背了俩小时,俩人整的叽叽歪歪的。主科三门学习还算可以,能搞定,小四门不肯背。
她妈妈还说小姑娘爱玩游戏跟看小说,在学校里总一起玩的几个女同学,只有一个不玩游戏的。但是那几个女同学是名列前茅的呀,还有一个一直都第一。
对于孩子玩游戏,她觉得不能让玩,但是孩子跟她谈条件,说保持多少名就让她玩。
如果在我这,那至少得先看到成绩再兑现条件啊,她妈妈说看她也挺可怜,就让玩了,说十分钟,但哪收得回来啊!
家长在某些不该妥协的事情上心软,基本上就是给彼此挖坑。
比如游戏,有几个孩子能说到做到玩几分钟就行?起码一局打完。打完后即便写作业了,又有几个不去回想的?游戏多好玩啊,就像吃不到糖的小孩,尝过一口,哪有不惦记的?
我娃在疫情期间跟爸爸一起打过游戏,当时我就跟他说过:因为爸爸居家办公,你跟爸爸才有机会碰一下游戏,爸爸平时也不玩的。他确实看得见,娃爸在家从来不玩游戏的。
小学时候班级也有很多孩子玩游戏,娃曾经跟我说有时候聊天插不上话,我跟他交流过对打游戏的看法,他对此没有什么渴望,他们聊游戏,那他就去找不玩游戏的人玩耍,人生又不是只有游戏,也不是只有一起玩游戏才能交到朋友。
娃同学妈妈说我娃“听话”,我刚才问娃“你听话吗”,他说“我这是自律”,我也顺道纠正了一下:“你是有主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不是听话”。
最近在学一个课,怎样帮助青少年从手机瘾中脱离出来,有一个点就是网瘾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正向反馈,也没有有趣的事情,甚至有些人是想逃避现实。
有时候家长给手机,也只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并没有看到未来的问题,当手机成为问题时,又需要花很久很久才能调整过来,有些可能也调整不过来。
所以最主要是不要给孩子手机,同时为孩子提供多种有意思的活动,学业繁重期间,家长就别加码了,带着孩子放松才是更重要的。
-
金元宝金元宝引用 @ ty1988 @ ty1988 的话:我有个成绩还可以的学生,最近上课总没精神,经常发呆,专注力蛮差的。我问了下,家长晚上加餐搞学习,12点才睡,早上6.20起,所以白天就没精神有时候觉得吧,家长也挺不容易的,但是真不能瞎来啊,又不是专业的。 -
金元宝金元宝引用 @ sherry2015 @ sherry2015 的话:这个坑已经趟过了,国庆8天娃大伯家两娃在我家玩了7天,简直是巨型灾难片现场,大伯家的孩子每人一个手机。给孩子手机,就有点像放虎归山,后面一般都不受控了。

她理财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