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周末(3VS3)
婆婆十一之后的某天生病了,最初是气虚,正好我爸妈带小宝回了老家,我提议让她过来,我顺便做饭给她补补,两个大孩子放学回来也不用她操心,但是她不想来;老公就每周从出差的城市或者海外就直飞回去看望她。第一次回去花了4万带她做了全身体检,指标全部正常,比年轻人还健康,就是贫血;但是婆婆想住院输血,被我们否决后,没几天就如愿了,每天想吃这想吃那,公公必须给他买。据老公说一次性转给小叔15万,婆婆就这样一直住院。老公最近给她寻了个名医,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应该不难解决。我小时候记忆里生大病的老人们,都是苍白的、痛苦的;我婆婆住院看起来像是浮肿了或胖了,反正是有点遭罪了,我也不去烦他了,偶尔让孩子们跟她视频。
所以呢,最近的周末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和爸妈VS老公家的三小只,这个世界上和我最亲的人。
我的周末主旋律是围着孩子上培训班,从周五晚上到周日上午,两个小家伙一共5节课,老大的培训班都比较远,由我接送,在补课的两个小时里,我会散散步,在车里追剧,去美容院按摩放松一下;二宝的课就近,时间不冲突我送完就回家,到点再去接;如果时间冲突,就让我老爸开车送二宝,带上小宝在补习班附近玩,妈妈在家做饭。
生活虽平淡,但也有几件小事泛起涟漪。第一件事是不在物质上去满足孩子,父母和自己的需求更重要;周六早上我是坚持带孩子们下楼或者出去运动的,这周全家户外徒步回来,12点去商场吃苏帮菜,我爸爸的午餐总是不能糊弄的,但是大宝二宝想分开去吃小吃,等位的时候两个孩子跟我打嘴仗,说为什么不能随便吃点,“感谢”我让他们在那里白白等待,于是就被我爸训斥他们怎么那么多意见。老公不在,我有时候心里是怨的,他平时太放纵孩子们,所以每次我给孩子们约束,他们就觉得不痛快。不过我也慢慢明白,给予孩子们越多的物质,只会让他们欲望越发膨胀,越不容易满足。所以我照顾好我爸妈的意见就好。第二件事是周六傍晚我接二宝下课,走到写字楼的出入口时,有一辆车飞速地冲过来,我尖叫一声拉着二宝就跑到边上,是一个年轻男子开着特斯拉,我心有余悸地看着他冲到路上,迅速过了红绿灯再变道。我当时真想马上上车追上去,看他住哪个小区,希望这个人不要住在我们这个区域。说实在的,作为苏E的司机超速是家常便饭,但是该减速不减速那真的不能接受;不懂他们在自信什么。电动汽车已经很普遍,我暂时还不考虑买,因为我想要一辆有安全感的车;我不反感已经上市的车,但是我很反感路上没有驾驶技术的人,尤其在隧道里双车道,压线的大多数是电车,我每回都有在心里统计着。当然,一切也可能是我的偏见。第三点是感觉自己随波逐流地out了。某次陪老公看牙,在附近的一间的商场里逛街,有几家店的裤子一水的长长的阔腿裤,我想时代要淘汰80后,连服装店都在淘汰我了。我有时候会非常传统和固执,妈妈总说现在的菜没有了菜味,爸爸说现在的人没有了人情味,我想说现在的女人没有了女人味。
唯一欣慰的是今年的理财收益尚可,前两天觉得现金流放太多太分散,于是想分开统计一下银行存款、基金里的活期宝,股票里的国债逆回购,再做一次资产配置表,结果要陪娃早睡的老母亲最终没统计完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现值又变了,干脆只统计了股票里的市值和国债逆回购,跟半年前比,收益从30%提升到300%,其中有几只个股涨到高处,我卖掉了部分(目前有4-5只股本为负),本金据半年前出来了一半。所以这个收益率我是很满意了。
周末吃饭的日常,二宝假装从小宝的碗中夹菜,小宝就哇啦哇啦地哭;跟小宝说没有人吃他的饭是听不懂的,二宝的一个假动作,他就会哭起来;二宝不会因为弟弟哭闹而停止“骚扰”,我打趣每次吃饭都有“伴奏”;不是哭声,就是吃饭快的二宝在在钢琴上弹奏的快节奏曲目。
小宝明明没有被人吃了饭菜而哭闹,我们告知了他听不懂;二宝体重已经赶超我,我们的劝说她听不懂;大宝的学业真的繁忙,却会玩游戏忘记了时间,我们的训斥他听不懂。有时候我连生气都找不到对象,真的搞不懂!

她理财 App
我这一个都要被气死了,感觉自己超差,怎么养孩子养成这个样子
孩子是来渡我们修行的,我们心情放轻松,孩子们都很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