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焦虑症?什么是焦虑症躯体化?
1.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类以过度焦虑、紧张、担忧为核心表现的精神障碍,并非“简单的心情不好”,其焦虑情绪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6个月)、程度重,会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如工作、社交、睡眠),常见类型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
2. 什么是焦虑症躯体化?
焦虑症躯体化是焦虑情绪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的情况——患者因焦虑产生心慌、胸闷、胃痛、头痛、便秘、肌肉紧张、失眠等身体不适,但反复检查后未发现明确的躯体疾病,核心是“心理焦虑转化为身体信号”,症状会随焦虑情绪波动而加重或缓解。
3. 精神疾病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1),常见精神疾病类型包括:
- 神经发育障碍(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妄想障碍)
- 双相及相关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躁狂与抑郁交替)
- 抑郁障碍(如重度抑郁障碍,核心是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特定恐惧症)
- 强迫及相关障碍(如强迫症,表现为反复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严重创伤事件引发)
-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如躯体症状障碍,过度关注身体不适)
4. 如何察觉自己可能患有哪种类型?
自我初步察觉可关注“核心症状+影响范围”,但最终需专业医生诊断:
- 若持续过度担忧(对生活多件事焦虑)、伴肌肉紧张、失眠,可能是广泛性焦虑障碍;
- 若突然发作强烈恐惧(如心慌、濒死感)、无明显诱因,可能是惊恐障碍;
- 若持续情绪低落、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消极想法,可能是抑郁障碍;
- 若反复出现无法控制的强迫想法(如怕脏)、反复做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可能是强迫症。
需注意:自我观察仅为初步判断,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如问诊、心理测评)明确类型,避免自行判断或延误干预。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她理财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