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1、7月30日读书
1)书名《财务自由之路》
2)心得:
这本书是在“她理财”下载的,刚开始读时发现都是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当读到“扩大你的私人领域,你的可控范围就会扩大”时,不免想到,平时在工作中总是按步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份内事儿,即使是别人请教帮忙的份外事也会考虑要不要出手帮忙。或许是之前乐于助人反被背后捅一刀的经历给吓住了,或许内心深处真的不愿意过多的付出。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竟然很突然的触动了我。工作中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难涉猎到其他领域,不了解其他部门的动态,无法猎取最新的消息,对自己的成长是不利的,至于不利于自己职位的上升。
当你掌握到了更多的信息,潜意识中就扩大了自己的可控范围。
另一触动点就是“梦想是需要金钱来实现的”,呵呵,对于我这种纯梦想家来说是多么痛的领悟。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以上是几点感想,好久没有写字了,暂且记录一下吧。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最近在看HR-2的书籍,虽然白天没有上网更新,但每晚都会看几页。参加这项活动不为获奖只为培养自己一种好的习惯。加油。
8月8日读书
HR-2教材,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成反比例的。
管理幅度指的是直接下属人员的数量,管理层次指的是管理的层级数。
在新公司成立时这根据这一点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9日读书
组织结构的新型模式分为超事业制、矩阵制、多维立体、模拟分权组织、流程型组织、网络型组织。
1、超事业部制:又称执行部制。这种结构模式是根据产品的种类而划分成不同的事业部,每个事业部自负盈亏,可以根据需要自设职能部门,主要优点是通过各事业的联合合作可以发挥企业的拳头优势,而且有利于企业高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战略规划上,缺点是管理层次增大,不利于沟通,而且还有可能增加管理成本。这种结构模式适用于产品或服务较多的公司。
2、貌似目前我所了解到的公司很有在用矩阵制的组织结构,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随时组建、重建和取消团队,能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还能够充分的解决临时任务的解决问题。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不太好管理具有双重身份的员工,因为这种模式下为了完成一项临时的任务,会从几个部门中临时抽调出人员,也就是说完成当前任务的前提下还是原部门的员工,不太利用管理,而且,因为员工知道自己临时被抽调的,工作态度难免会不认真对待。
所以,基于我现在对这项组织结构模式的了解来看,对于初建的公司,人力薄弱可以考虑用这项结构,但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还是要转变模式的。
3、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是将超事业部制和矩阵制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构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但缺点是:要求员工要有较强的人际处理能力,因为面对的会是三重职权关系,而且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会出现困难,会增加管理成本。
4、模拟分权组织:主要适用于大型化工企业等加工类企业。这种结构模式能够加速老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5、流程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业务流程为主职能服务为辅的组织结构模式
6、网络型组织结构:目前来说只是一种模式的存在,不知道有没有企业会用这种组织结构。
心得:理论结合实际,看到这些组织结构模式再对比自己所知道的企业组织结构,发现自己真是太孤陋寡闻了,了解的企业太少,以至于总是武断的认为会有这种结构模式的企业存在吗?呵呵,还是要努力,不要让自己有限的实际认识禁锢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
籽言籽言引用 @ 籽言 @ 籽言 的话:网上没有找到电子版的书,我买的纸质的。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11日读书
看到“培训与开发”这一章节的内容了,其中有一项让我很有感触。那就是对三类管理者的培训。
1、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主要是培养经营理念、服务意识、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规划能力、资本运营与投资决策能力、人力开发与制度创新能力、统率全局的能力、控制能力等。
2、中层管理者的培训:重于经营管理基本理论与实际运用的培训,主要包括服务意识、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成本控制、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员工激励、沟通技巧、领导艺术等。
3、基层管理者的培训:侧重于服务意识、绩效考核、目标考核、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与督导、投诉及业务流程、工作指导方法、工作改善方法及人际关系方法的培训等。
心得:
不同的人员层次有着不同的培训内容与方式,基层的操作者与执行者作为劳动的主要发出者主要是培养其在生产过程的技术技能,当然还有相关的企业文化(个人认为就是变相的让你从心里最大化的服务公司),这类培训是最具体的,不像管理者的培训那样抽象。
对于管理者的培训来说,含金量相对很高,培训的层次高,主要集中在战略决策类,不知道“站得高看得远”是不是这类意思。
反思一下,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是经过基层的历练选拔上来的,这使得每一个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脱离开纸上谈兵的牵绊,有助于政策及方向的决定。
以上为个人观点,非常浅显,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升理论认知,当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就需要联到实际操作中进行完善了。
呵呵,加油吧。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12日读书
中午的功夫看了会新<<劳动法>>,其中对试用期作了详细的分类。大体如: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记住这条规定希望能对自己有用。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13日读书今天还是抽空看了几页考试的书。突然有一种这样的学习心得,在这儿分享一下。
对于考试类的书籍,由于目的性很强,所以我采取了先看书的大目录,以此来了解一下本书一共有多少章节,每章下面有几节,每节下面有几个小单元。
然后再看每一章节后面的本章小结和练习题,通常情况下,本章小结会将重点提炼出来,而练习题也是针对考试出现频率最高的重点。
当然了,以上只是先了解个大概,对于书中的内容还是要仔细看。
呵呵,这是我今天看书最大的心得。
加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14日读书
今天看了会《最后的闺秀》,套用现如今对大家闺秀的称呼应该是名媛了吧。
如此之多的美女,娇媚性感的,清纯可人的,雍容华贵的,风情万种的,却很少能找到几个大小姐的影子。
或许是现实太浮夸,惹的人妆容太浓厚,失了原本的开阔大气,没了坚韧的意志力。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井底之蛙,见识甚少,社交贫瘠,没见识过真正的名媛闺秀。
转眼回望,我依然没来由的喜欢那些旧时的富二代大小姐。
-
籽言籽言
昨天看到了哥特式素颜的回复,觉得做事要有始有终。即使中间有间断也要坚持21天的读书笔记。
太偷懒了。
从今天开始走起。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21日读书
今年看了下劳动关系管理这一章节,发现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原来不是一回事儿。
以前一直把他们混淆,确切的说压根儿都没有关注过。
现在总结一下他们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这间产生的关系,而劳务关系产生原因是社会的分工不同。
2、适用法律的不同:劳动关系应用于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则是民法、合同法
3、主要资格不同:劳动关系主要是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个人;劳务关系双方可以都是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个人。
4、主要关系的不同:劳动关系除了存在着雇佣关系外还有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劳动者除了拿钱干活外,还要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安排;而劳务关系只存在经济关系,也就是拿钱干活而已。
5、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劳动关系享受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务关系不享受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只享受劳动服务的报酬,而且这类报酬是由双方根据市场价格协调决定的,当然支付方式也协商确定。
6、劳动工具提供者的不同:劳动关系中所需要设备仪器等是由用人单位提供,而劳务关系中则是由劳务供给者提供。
7、违约处理方式的不同:劳动关系中如若违反合同约定有不但有民事责任、行政两种还有可能会有刑事责任;而劳务关系则只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事纠纷。
8、纠纷处理方式的不同:劳动关系的纠纷处理一般会劳动仲裁,其是必经程序,解决不了的会进行诉讼,而且这是诉讼的前置程序;而劳务关系出现纠纷一般会双方协调处理,实在无法协商的最终以仲裁或诉讼为终局。
9、伤亡事故处理方式的不同:劳动关系是无过错原则,现在劳动法明确下班回家顺道买菜受伤属于工伤
,而劳务关系则是买菜过程中受伤了,就要追究过错方的责任,即过错原则。
通过以上对比,明显的感觉到劳务关系不如劳动关系受到的保护大,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不够还是确实如此。有时间再深入研究一下。
看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书中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看是吸收,写是消化。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26日读书
呃,中间又断了几天。。。。
不给自己找理由了。。。
周末看书时看到团队,拿了唐僧四人举例子,觉得很适合。
一个团队里要有不同性格不同的人担当不同的职责,要是4个都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肯定会乱。
另外影射了一个观点,有时候犯错误也是一种变相的成长,若是老孙不大闹天宫,不惹些这些祸事,他在事后取经途中遇到打不过的妖怪就不会一个筋斗云跑到天宫去找之前那些不打不相识的老相识去了。哈哈,当然了,任何事情也都是有度的,如何把握好这个标准反倒需要特别拿捏了 。
PS:今天 的心得貌似有点跑偏哈。。。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27日读书
早上上班的公交车上看到一篇关于友情的帖子,有些感触,分享一下。
“最好的友情,不是陪伴。”
乍一看,觉得很不可思议,友情难道不是陪伴吗?令人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克里希那穆提在《爱与寂寞》里说道:‘有依赖,就不可能有爱。’灵魂只能独行,因为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却没有能力控制别人的道路。如果偏要把别人拉到你的生活轨迹上,或者你又要强行的进入别人的世界,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两种,要么在自己的世界里等死,要么在别人的世界里被扯到四分五裂。”
有了依赖就有了要求,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会有自己的事情不会随叫随到,当然这里要排除紧急情况、距离问题等。
不会因为无聊没人陪了穿越一座城去陪你玩跳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时间。友情是独立的。
好朋友是懂你的,不会在你失意的时候陪你唉声叹气,真正的友情会帮你找出原因,指出对未来的思路。
真正的友情即使很久未曾联系,再次谋面也会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
其实,这个题目可以变更为“真正的友情,是心灵上的陪伴。”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28日读书
近期在看考试书,发现真心不好看啊。
今天看第二遍的劳动关系,发现每次看都有不同的认识。
这也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真谛了吧。
呃,今天有什么心得呢,那就是对于上班族来说,考试书要有重点的看,针对性的看,毕竟还是以通过考试为前提的。
加油吧。
希望明天的读书笔记内容丰富些。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8月29日读书
招聘与配置中的面试的基本程序,虽然每个人都经右历过不同的面试,但真要为了考试而背诵的时候还是要按规范进行忙。
一、面试的准备阶段
二、面试的实施阶段
三、面试的总结阶段
四、面试评价阶段
看了这几章节的内容后发现一个问题,几乎任一种模块的开发程序过程中都有有一项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都会有一项反馈内容,为的是能够让下一次的过程更加的适用。
看来,在工作中也是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要及时的总结反馈,积攒更多的经验,下次再遇到同类问题时就好处理了。
还是要加油,努力看书啊。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9月1日读书
今天在小她上看到白棠也是小蜗牛的“职场中人该有点危机感”有些感悟,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属于读书笔记,呵呵
我从06年毕业就来到这家公司,一呆就是8年。
前几年一直沉溺于舒适的办公环境,事情不多,也不复杂,有时偶尔会想逃离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环境,只是当时想的时候热血沸腾,一时间一久,一被工作上的事情搁浅,人又开始变得安于现状起来。
于是,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流走了。
作了母亲,为人妻子,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
突然有这种危机意识是因为一位同事,进公司比我晚一年,前段时间婆婆的妈妈生病,没人看孩子,只好三天两头的请假。
于是,我在想,如果我到了她这个阶段,老人身体不好,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那么我就更没有时间精神与心思去兼顾工作 了。到时候会是多么的痛苦啊。
所以,我要马不停蹄的充电,改变现状。起码真要到了老人孩子要照顾的时候,因为有工作 这个经济支撑与来源,我会处理的游刃有余。
我不想,自己会沦落的很惨。
所以,借用青鸟的天空727的一句话“现在越努力,未来 越幸福。”
只要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加油!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9月2日读书
招聘与配置是上个周就学习到的知识点,只不过,现在看PPT总是过目就忘记。多少有些沮丧,好在,比起看第一遍书老走神来说,能让整个人沉进去了。加油吧。
因为在工作中也接触过招聘,本以为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些,只不过,教材改版改的面目全非,增加了些理解的内容,实操性更强了,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了。
招聘前需要做员工素质测评,发现需要为企业招聘什么样的人员,这里的黄金原则的人适其岗,事宜其人。
做招聘计划,设计笔记题目,组织招聘,汇总招聘结果,分析结果,完成招聘报告。
其间,老师讲到的一点很有感触。
在以后的招聘过程中,不管是录用还是不录用的人员都要给对方电话说明一下,这是基于HR的职业道德,若因录用员工不能到岗,还可以直接从未录用的人员中择优选择,省却了重新开启招聘流程的成本。
但是在目前大多数企业中,HR只是给录用的人员电话通知,很少有人会给落选的人员电话说明。
给人方便便是予己方便。
如果我能够成功转行至HR,我会遵循这个教导。
-
籽言籽言
【籽言的读书笔记】
9月3日读书
今天又把招聘与配置看了一遍,发现真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出现在我的读书笔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哈哈)
单单是笔记这一环节就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前也参加过笔记,只是答完题目就回去等通知了。
殊不知,此时的HR还会评分、分析,直到最后确定是否可以进入下一环节。
当时看的时候挺有感触的,可是一记录却总是有种很空的感觉,可能是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工作操作的原因吧。
加油吧,取得理论后就要联系实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