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6姐妹  36989帖子
发帖
楠楠说钱

原创首发【21天新技能-读书方法系列】书,到底要怎么读?

楠楠说钱
楠楠说钱   楠楠说钱 2015-06-04 13:53 阅读(7409)

 上周日在家,看央视《开讲啦》请来的是我特别喜欢的大家——马未都。

 

马未都的主要成就在文学影视和收藏上。著名的《编辑部的故事》就是他参与创作的,而真正让马未都声名鹊起的是他筹建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他的藏品大多价值连城,却非常低调。他算得上是一个博学的国学家,对文物考古和历史艺术有深刻造诣,却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在动荡的年代,经历了几乎空白的启蒙文化教育,却通过自己的自我学习和读书成就了今天的马未都。这是很多人都远远赶不上的。

 

其中马未都讲到读书形成了人类的抽象能力,这个我打算再之后的文章中详细来写。这里我说一个细节,其中有个嘉宾问了一个问题,说您讲的都是大道理,我微信朋友圈有好多这样的文章,有什么读书的方法或者实施细则吗?当时马老脸上就不太好看了,但还是给他好歹介绍了一下方法。我感觉,一个40岁的人了,竟然问这么浅显的问题,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大学老师,我真感觉既可笑又悲哀。可笑的是估计他也没读过几本像样的书,悲哀的是这个浮躁社会里,每个个体都难逃此劫:不读书的人生像一片荒芜的草原,再没有养料滋养生命。真替这个大学老师感到汗颜,还问的那么理直气壮!

 

我先写几个我自己的读书心得给大家抛砖引玉:

 

拿到一本书之后做什么?

 

1.       读下序言~~

这部分是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本书啊,他(她)的人生阅历和感悟有什么?作者遇到了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情,影响了他(她)三观的形成?作者写书想帮助哪些人?这些大家很容易pass掉。

 

作者在序言里会感谢给本书支持的朋友们,比如导师、合作伙伴、朋友、出版社工作人员和家人等等。你可以了解到作者的人际圈。有时作者还会留个邮箱或者微信号,方便答疑解惑。请注意,很多作者现在会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还有相关实时更新的内容,可以一并关注了。另外,微信后台的交流比邮件也方便多了。

 

除了作者的自序,还有他序的部分,看的内容同上,外加通过对作者的评价,了解作者在这个领域的权威程度。

 

小结一下:序言看似唠唠叨叨的说些自己感性话,其实却是对整本书创作大背景的概述。

 

2.       粗看目录

我知道很多人会在买书时看目录,但是看目录挺有学问的。内容、逻辑、编辑体例、文章风格等都会在目录中让读者窥见了。我最爱在目录里看一本书的逻辑思维和干货量多寡。逻辑顾名思义就是顺序、重点、脉络这些。一座大楼的逻辑就是钢筋,人体的逻辑就是骨骼了,如果逻辑出了问题,这本书你很难真正的理解进去了,多半会读的云里雾里。

 

同样一本字数差不多的书,有的为什么看完感觉收获特别大,有的甚微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作者明明够不上出书的水平,却非要踮着脚够一够。没有干货,只能用水注。读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这点我还会在第四节再说。

 

小结:只能靠自己慢慢实践,锻炼自己的眼力了。

 

3.       百度一下作者(译者)

现在很多人买书是冲着名字去的,都是神乎其神的名字《一本书读懂***》《我最想要的***》,这就是快餐文化,大家都希望走捷径,向往速成。但冷静下来想想,世上就没有一条容易走的路,更别提是学会一门技能,或是真正深入的了解一个领域了。

 

现在很少人会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谁而去注意一本新书了。我读完《浪潮之巅》对作者吴军的非常钦佩,后来看到他又写了《数学之美》就果断入了。通过一个大牛乃至大神作者的眼光看世界是提高自身眼界的捷径,值得长期持续关注。

 

再说译者,就是针对外文的,现在译者水平高低不同,建议多看几版的评论,选大牛是没错的。很多英语专业研究生也出版译作了@@


小结:每个领域内,对该领域大家思想的把握非常有益于建立整体体系。

 

4.       看出版时间和再版情况

 

出版时间决定了作者是站在什么时间节点看问题的,千万别拿一本上世纪的科幻书当做是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去看,多半都实现的事情了,再过几年恐怕得当历史书读了。

 

5.       边读书变看目录

 

目录需要反复看,才能了解每一个章节之间的关系。另外,关于读书细节,之后还会特别具体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言了。

 

下一节,主要讲如何规划读书任务?

第三节,会讲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

第四节,会讲如何投入最少的钱获得更多的书?

 

这个主题是我微信号(我是女孩纸)的一个子系列。打算用一个月的时间,作为一项新技能给大家做系统介绍。 首发她理财平台啦!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0)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