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6姐妹  36989帖子
发帖
TS

【TS读书笔记】货币战争III之鸦片战争

TS
TS   TS 2015-06-09 02:20 阅读(3050)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贸易顺差的优势。因为中国的大米,茶,棉等。欧洲从美洲发现的13.3万吨白银,有4.8万吨因为贸易顺差来到了中国。西方大量白银流入到中国,造成了金融天平的极度不平衡。


当时英国也用白银从中国换取了大量的黄金。据书中称,17世纪中国广州的金银价格比为1:5.5 ~ 1:7, 而英国的比价为1:16.所以英国输送到中国的白银换取了大量黄金回英国。因为黄金和白银的不同,书中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是金本位和银本位的战争。


正好最近听了之百家讲坛 - 成败论乾隆,里面有提到鸦片战争。


大部分的资料都认为鸦片战争分成第一次(1840年6月 - 1842年8月)和第二次(1856年10月 - 186年10月)。


1. 中国的闭关锁国,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在乾隆后期,由于他的自傲,以天朝自居,认为来访的英国人是来称臣的,其不知他们是来“建立外交关系”的。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当时以农业为主,能够自给自足,基本上都不需要外国的东西,毋需对外贸易。相反,西方则需要中国的茶,丝绸,瓷器等。


康熙平定台湾后,开放了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地为对外贸易口岸。然后到了乾隆帝的时候,下令关闭了对外贸易之地,只留着广州开放。并且设置了“公行”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他们负责判定货物价格,监视外商行动,并且皇帝还颁布了一系列的禁令,限制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


2. 英国的全球实力扩张。


英国刚完成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已经奠定。当时的英国在荷兰之后已经进入了文明的工业时代。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他们加紧了殖民地扩张。中国周边国家和临近地区陆续的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和势力范围。


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国家。他们第一次大规模来访清朝的时候,其实是来试探中国的实力的。他们希望中国能开通对外贸易,减少关税,但是遭到了拒绝,而且他们带来的最先进的兵器等都没有得到乾隆帝的重视。为了他们的全球殖民目标,外加上清朝的傲慢以及对英的贸易顺差。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世纪70年代,英国就已经开始大量把鸦片输入到中国。一直到19世纪,鸦片输入逐年增多。1839年输入到中国的已经叨叨了四万多箱。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且吸食鸦片的人的精神和生理上都收到了极大的摧残。清政府决定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缴获237万多斤,并且在忽慢当众销毁。这就直接给英国一个理由出兵攻打中国。


鸦片战争中,大量的鸦片输入,导致大量的白银外流。据统计,清朝平均每年流失白银500万两,约为清朝每年总收入1/10.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朝失败并且签订《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前后延续了四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原以为通过《南京条约》可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巨额利润。可是当时中国依旧能够自给自足,洋货经常卖不出去。根据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第34条规定“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候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根据《南京条约》中的利益均沾原则,英、法、三国在1854年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趁机谋求利益;但四国的修约要求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当时英、法正与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东顾中国,“修约”问题也就暂时地搁置起来。当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目标又回到了中国这边。


1856年10月23日,英国以清军到持有过期港英执照的中国船"亚罗"号上搜捕海盗为借口,命军舰3艘、划艇十余只、陆战队2000人向虎门开进,以挑起战端。先是英法联军入侵广州,然后是三次大沽口之战,1858年6月下旬,英、法、美、俄公使威逼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9月联军抵达北京。法国陆军放火、洗劫并烧毁了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两天,300多名太监宫女葬身火海。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认为此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5)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