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6姐妹  36989帖子
发帖
TS

【TS读书笔记】《素年锦时》

TS
TS   TS 2015-06-28 02:16 阅读(7641)

安妮宝贝,一个陪伴我度过最孤独时光的安妮。一直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笔下的那个女子-一个穿球鞋不喜欢穿袜子的。安妮笔下的女子为了证明自己的爱,摧毁,破坏,争执,哭泣,需索,对男人的依赖和剧烈纠缠。 这是她笔下女子爱的方式,狂热,飞蛾扑火,爱的不顾一切, 爱的自私。


之于我,看安妮的书是需要时段的。曾经属于我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只有安妮的书才能让我平复。她笔下的女子,是我喜欢的,是我向往的。那个时候的我,多美希望可以放任自己,不去理会那些不应属于我年龄该遇见的所有。可是最终我没有她笔下女子的勇气,可以不顾一切。现在想来,没有去不顾一切是庆幸的。也许是因为心境的变化,已经好久没有翻开安妮的书了。直到上次那本莲花。看过之后,又没有再读过安妮的书。又几次拿起来敢看,却无法像以前一样完全沉入到书里去。也许是心境的变化吧。


这本素年锦时,其实买了好久,一直没有去看,因为约好和花语姐姐一起,所以一个星期前翻开了此书。虽然出差中,但是依旧很快就读完了。



安妮对小时候的回忆,让我想起了好多。也感叹生活变化如此之快。


小时候的我虽然没有和别的家庭公用过一个厨房或者卫生间,可是晚上把马桶放在房间里,确印象深刻。那个时候的卫生间,都是在外面的,好多都是挖个坑,盖个小房子,里面就是厕所了。好一些的还有水泥吧。现在偶尔能遇到那种老式的厕所,还真的很不适应呢。也许就是别人眼中的city girl了。


小的时候,住的都是普通的平房,楼房也是少的,夏天在院子里一家人吃饭,热热闹闹的,还能听到邻居院子里传来的一家幸福的声音。那个时候邻里间经常走访,有了一些好东西就会和邻里分享。现在的城市人,已经很少有院子让人架起桌子,一家人围在桌边享受晚餐的快乐时光了。在这边所谓的那些文明人,除了BBQ,他们不会在院子里摆桌子和凳子,一家人享受晚餐,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还记得冬天下大雪的时候,爸爸经常是早上早早起来,在我们家那片地方扫出来一个过道,方便其他邻居出门的时候有路可走。大家都很感激爸爸。那个时候大家收入不高,物资贫乏,可是人与人之间,确那么的融洽,邻里之间往来的是那么频繁。现在的楼房里,同一楼层的邻居都不见得经常来往,甚至很多都不认识。


慢慢的发现,世界已经变化了好多。人长大了,朋友也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各奔东西,为了生活而奔波。明显的体会就是想约个朋友,都要提前好久才能预约到。一旦结婚生孩子,那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到了国外,儿时要好的玩伴,也随时时间的流逝,地域的不同,而少了很多的联系。


安妮倔强的性格,也遭受了不少妈妈的教训。我也一样。因为一件裤子,被打了四次。小时候淘气的很哪。人是有丰富感情的。妈妈在怎么打,依旧是自己的妈妈。最常怀念的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朋友们在一起,经常会怀念妈妈或者爸爸的手艺,偶尔碰到一份菜肴,突觉有妈妈的味道,那肯定会一次又一次的再去吃。远离家乡的我们,也只能以这种方式来怀念小的时候。人所习惯且带有感情的食物, 总是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这话一点都不假。


书中对外婆过世,大家都赶回家以及守夜的那段文字,让我很难过,想起了自己最亲爱的人。孤零零的一个人躺在停尸房里,等待第二天被火化的场景。我还记得我作为女儿,有人来给送行的时候,是需要我跪在爸爸的头边,磕头回礼。那个阴暗狭窄的停尸房,潮湿黑暗只允许我小小的身体斜侧着,每次磕完头抬起来的时候都几乎会撞到爸爸躺着的木板上。看到安妮对外婆的那段描述,鼻子里是酸酸的。对于爱的人的离开,真的无法挽救。


安妮此书里对爱情的描述,似乎有些不一样,也许是因为自己做了妈妈吗?


书里最后一章给了我一个惊喜,原以为整本书都会是一种记忆。可是最后的一段小故事,我宁愿相信这是她自己的写照,或是她渴望的方式。

她说,女人对一个男人最彻底的爱慕,是想为他生养孩子。

他说,你其实就是要一个人在旁边守着, 但那个人是谁根本不重要。


重光和宋清祐,两个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


即使结婚这么重要的事,也是安妮式的。不宴宾客,不告知外界,毕竟结婚是一件私人的事。一切都无需太过,简单就好。也许我就是被安妮的文字所传染的吧,一直希望有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婚礼。太多的盛大婚礼的,最后依旧以离婚收藏。自己幸福不幸福,不是通过形式来展现给别人的,冷暖自知,平淡反而最好。


一个美丽的结局,是我喜欢的。对生活更有了一番感悟,恬静温婉了很多。


突然发现,安妮改名为“庆山”了。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71)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