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生活VS精明消费# 我只量力而行
综合小组最近好热闹的撒,好多的关于精致生活VS精明消费的帖子,都是棒棒哒。
Boluomi 的 《别过早的让精致的品味生活榨干你的未来~ 》
Boluomi的《 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别人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紫罗兰622的《#精致生活VS精明消费# ——精明消费最重要》
花凋的《跟帖#别过早的让精致的品味生活榨干你的未来# 也说说买车》
吸管童鞋的《#精致生活VS精明消费# 凡事有度 活在当下挺好》
璃烟的《#精致生活VS精明消费#精致与精明,其实可以并驾齐驱》
lu鹿的《#精致生活vs精明消费#过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生活》
看了读了这么多的好帖,素颜也想来八一下。我觉得这里的精致生活更多的是指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消费,而是否买车是一个特别突出性的问题。素颜曾经写过一个帖子《买车还是不买车?》,跟这个精致生活VS精明消费的主题倒是蛮贴切的。
人活着就是图一个舒坦,这无可厚非。如果每天都过着远低于自己收入水平的生活,那么估计我们赚钱的动力也会消失的干干净净。所以,我们的确有必要享受精致生活,但这个精致生活必须有一个度,那就是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自己收入和家庭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过尽可能精致优越的生活,这是正常的人生需求。
关于精致生活,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日子过的是否精致,反正挺舒坦就是了。每周外食2-3次,因为我喜欢日式的铁板烧和韩式的烧烤,每周都要去吃,点菜也不怎么看价格。闲了去咖啡馆坐坐,看能不能看到些狗血的感情故事(有一回看到了一对好有爱的男男朋友),或者去美甲店。我还喜欢去做SPA,或者去儿童公园玩那种很弱智的碰碰车。一个月在电影院看电影基本超过3次。或许别人看我这些消费,有太多是没有必要的,比如频繁的外食等,可架不住我喜欢呀。我就喜欢吃个烤肉,浪费点钱也愿意。但是我一直守着一个重要的原则---所有消费以及消费的总和是我能负担的起。我所有能花的零花钱上限是收入的50%,只要不超过这个上限,钱爱咋花咋花,因为我供的起。但是一旦要超过这个上限,我就会有意识的缩减不必要的开支。
从这些方面看,我并不是一个能够精明消费的菇凉。我从小在这方面的控制力就比较弱,特别是我花钱是没有计划的。幸运的是我在车子房子这些巨贵的大件问题上,态度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能省就省。车子我是不追求品牌的,我觉得QQ就不错,至少不丑能动。房子我也不追求面积地段装修之类的,反正有的住就好了。我有一位同事,打算40岁的时候送自己一台50W的车子,把我给吓的够呛,这可真是太有气魄了。因为50万是她4年的年薪。按她每年存3W计算,这笔钱她得存十几年才存的到。最要紧的是她自己只拿的出20W左右,30W是要借款买车的。
总有一些人在努力地追求着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精致的所谓的高档生活。当然,只要她们不向别人开口借钱,爱咋过咋过。我们之所以讨论别人的生活状态,不是为了讨伐(没人会以教育他人为己任),而是为了借鉴。
我很喜欢观察周围人的生活状态,有好的,也有差的。我看到好的,就会向别人取经,你是怎么达到这美好的状态,然后就想自己能不能学到一点东西。看到差的,我也会暗暗分析别人失败的家庭生活或者财务状况,以吸取教训。而这些或正面或反面的案例,我会适时的借鉴用来教导小小熊或者我自己。
昨天跟一位朋友去机场接人,途中就聊起为什么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状态是扭曲的,比如把买辆小汽车作为家庭的标配,而不在意经济上是否能支撑。我所在的城市,有许多家庭是老公养车,老婆养家,公婆养小孙子。这种生活状态其实是扭曲的不正常的状态,但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的选择了这样的累人的生活状态。
Anyway, 不管别人怎样生活,我总是要守住那个50%的原则。
-
-
哥特式素颜哥特式素颜引用 @ MsNobody @ MsNobody 的话:有许多家庭是老公养车,老婆养家,公婆养小孙子。这个我觉得我接受不了都成年了有自己的小家了怎么还可以这么理直气壮的用父母的钱·偶尔紧急情况父母
我们小县城薪水低,但是大家又都要买车
所以导致有些家庭一个人的工资专门用来养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