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觉得是奢侈品,就说明不该消费
买了的,都不是奢侈品;
觉得贵的,不论多少钱都奢侈。
我就这么想的。跟赚多少钱真没关系。
我举个例子,很多欧洲品牌用包包的边角料做钥匙链、笔套什么的,卖得也不贵,1~2k,从消费能力上,我们大多数人都能拿得出来这么多钱买东西。可你为什么不买?因为觉得不值。
淘宝上、门口皮匠小铺,30~50买一个牛皮的,一样能用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什么要买个几百倍价钱的?
所以这个就是奢侈品。买了,恐怕也会不舍得用吧?
什么不是奢侈品?
就是即使你花100倍的钱买了个大牌的布包,还是把它当成是门口超市开业时满100元白送的那种,该装装水果,该装沾泥的大葱就装大葱。不因为这个东西贵就牺牲了它的功能而委屈了自己。
我看过很多故事,coco chanel的故事本来就是个反对奢侈消费的女权故事,结果Chanel在中国现在被包装成奢侈品了。coco当时是不带真首饰的,chanel那些链子、大珠子,都是人造的,因为coco女士说看见上流社会那些闺女们脖子上带个别墅出来,小心翼翼颤颤微微地,替她们辛苦。她觉得首饰就是用来漂亮的,不是显示身价的,带上名贵首饰动也不敢动实在low极了,所以当时chanel出的首饰都是人造珠宝。意思就是:随便带、随便造……
至于人造珠宝为毛还那么贵?因为coco小姐是跟巴黎和美国的贵族做生意的,对于有钱人来说,平时给猫花钱也能花这么多,所以一点儿也不贵。
欧洲的很多皇室、贵族真的就是普通品牌的消费者,因为什么都买得起,所以就不在乎价钱只在乎品质和服务了。我们现在这么热衷于奢侈品,还是因为以前没钱闹得,再买买买50年,估计就能在“这是我真的喜欢”还是“这是为了面子买的”两者分辨出高低了。
你现在说喜欢那些欧洲牌子,得真有人信啊,连名字都念不对,设计师啥风格也不知道……能有多喜欢?
我有个朋友,赚钱很多,有天他约了某酒店等客人,客人迟到了他就溜达去旁边的一家店逛逛,想顺便买个包哄下最近吵架的女朋友。他看了看,就让店员随便给他推荐了个新款,结账的时候6k多,他就问,你们coach一个布包都卖这么贵了?
店员一脸黑线的回答他:我们是gucci。
他回来还说呢,原来不是一个牌子啊?那些东西看着挺像的都。

好多大牌子 看的真的很象 哈哈
那个最近很火的MK 很多就很想LV
coach和mk都是美国的,美国人就是没传统,啥有市场就干啥,客户认啥就买啥。那些欧洲老牌还要端个范儿,结果就被这些十几年历史的牌子冲击的落花流水。
可不是 美国比较年轻化 欧洲总觉得自己是贵族 傲气着呢
话说他们总说我们抄袭 其实他们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还是买自己能驾驭的,才能从容。
你想想自己买番茄,2毛一斤的和2块一斤的,你会坚决买2毛的吗?不会吧?因为你会想2块很合理啊,2毛这么便宜别是有什么问题,为了安全还是买2块的吧。2w的包对于有钱人来说,就是2块的番茄。
哈哈哈说的对!coach之类在美国本就是给觉得lv之类包贵的人创造的,结果到中国,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奢侈品。
其实哪有啥奢侈品,对为了品质有保证而消费的人就是必需品
随便带,随便造,哈哈!太经典了~
奢侈品说到底还是包装多过实用价值!
同意,你觉得是奢侈品的就都不应该买,等什么时候不心疼了也就无所谓了
我一个东北籍贯朋友多年拒绝她妈给她买貂儿,表面上是嫌弃:“岁数大的人才穿貂儿”“显胖”,本质上是嫌贵。今年她看中一件短款,折后2w,给她东北亲戚打电话问丹麦貂什么价,才知道那些人根本不挑品质,买的都是几千块的,遂头发甩甩买了!买了!因为她发现自己消费能力已经超过了亲戚,貂儿不再是攒钱买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