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两代人相似的教育,不知道结果还一样?
印象中我爸妈对我和我弟的教育都是要艰苦朴素,不能讲究吃穿。
特别是我们小的时候,我家一直都是省吃俭用,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对我们姐弟也一样,衣服从来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除非实在太小不能穿了才做新的,过年都不一定有新衣服。家里的饭桌上很少大鱼大肉,一般都是炒个肉丝、肉片什么的,这样的日子让我认定 我家没钱,因而我也从来不问“妈妈,我们家有钱吗”之类的问题,觉得问了很愚蠢。爸妈也从不告诉我们家里经济情况,我看到的就是 没钱,不富裕。
“生活上向低标准的看齐,学习(工作)向高标准的看齐”,这是我家的家训,始终贯穿于我们姐弟俩的成长过程。
受着这样的教育让我们从小懂事,从不闹着跟爸妈要吃好的穿好的,想着家里没钱不要给他们增加负担。我放学路上看到废报纸什么的都会捡回家给他们卖废品,能多卖一点钱也是好的。学校每次收取资料费什么的我都担心我家会没钱交,挨到最后不能再拖了我才向爸妈开口。
长大以后才知道其实家境并不差,无论是那个年代还是现在。
他们那么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好的方面自然是我们对物质没什么太高要求,平时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不用担心有一花两。但也有负面影响。我从小到大都不自信,我知道可能是小时候觉得家里穷,看到家境好的多少有点自卑,时间久了就没有自信,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这个估计要影响我一生。嗯,已经影响了。
转眼我也结婚生孩子了,因着我受过的家庭教育,我很反对富养孩子,不论哪个年代骄奢都不可取。我是打算穷养,用和我爸妈一样的理论。
女儿小的时候也不太懂这些,什么都是听我们大人的,并不是太难教育。但是上学后就不一样了,接触的人和事都多了,看到听到的也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用太多引导,她就会问:妈妈,我们家有钱吗?第一次听她问,我还真没想好怎么回答,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是如实说呢,还是像我爸妈那样隐瞒。
记得我当时是随口说了一句:一般吧,不是有钱,但也不太差。我知道她开始思考钱多钱少的问题了。我开始用家训教育他,和她讲理财知识,该怎么花钱。
我每月给她的零花钱,她花钱都能控制在零花钱数目以内,也不和其他同学比吃穿,虽然她也羡慕。
对于家中经济状况要不要告诉她,我原本不想让她知道实情,但现在的孩子哪像我们那时候那么老实啊,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啊?现在孩子鬼着呢,不用你说,她心里跟明镜似得,她从我们平时的谈话中也能猜出几分。应该说,我们平时的教育还是有用的,只是不知道她长大成人后会怎么样。

作为父母给孩子一个引导已经够了,每个人的人生还是他自己去走。
貌似马克扎伯还是谁,就跟自己儿子讲,我家很有钱,但是是我的钱,跟你没关系-。-
穷确实让人自卑。。。没有安全感。。。。
孩子哪信啊?
我也担心呐,所以适当透露些,但不经常提及。
好像光靠引导还不够,我一同事家孩子,父母也是一直正确引导,上大学后再也不听父母那一套了,可能是为了弥补从前,压抑的物欲立刻爆发了,呵呵
其实有句古话是,最好的管理孩子的方法,就是不管。我也慢慢摸索,觉得给孩子空间,做她自己喜欢的事情,但金钱方面还是靠她自己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