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读书笔记——《大国货币Ⅲ:文化篇》(六)
菊与刀:日元国际化为何失败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原因。
对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犯的审判,然而东条英机等只是感到应该向自己的主人——日本天皇和日本人民忏悔,而不关心其他民族收到了怎样的伤害,而这从日本人的角度来说,的确他们对世界人民造成了伤害,但是这些被侵略国家的人民是“日本人以外的人”。这种认识背后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先,日本的地形狭小,山势陡峭,陆路极为不便,日本的居民于是被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生活和劳作,因此形成典型的日本水稻文化区,这种文化使得地域内部的诸多流动因素被固定,逐步形成僵化但有效率且稳定的社会秩序,地域内部产生牢固的委托与庇护关系。其次,日本国土有限,一个集体与另一个集体的生存空间毗邻,这就产生了强烈的内外区分的观念。因此在日本社会,任何与集团共同体外部的事务上,只有顶层的代表才有效,外部势力甚至国家权力也只能通过集团的顶层发生关系,无法直接通过个人力量介入其中,使得日本这个地域集团不易从外部打破。这一列特点是日本历史现象的文化源头,也正是此在二战中给人类带来了一场历史浩劫。
日本历史上的“大化革新”,很多都是借鉴中国唐朝,但最终却没有建立像唐朝统治者那样强大的中央集权,这是因为日本的中央政府对地方不具有绝对权威,这也是日后的明治维新能够凭借地方力量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的政治经济改革,具有浓厚的集权主义色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这场变革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和平发展,避免了因转移内部矛盾而进行对外征讨的军国主义倾向。日本的近代货币体系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而甲午战争日本获得的2.3亿白银使得日本成功建立了金本位制。
日元国际化经历了军事尝试、经济尝试和文化尝试。军事尝试,依靠军事侵略和侵华战争,日元并没有取得日本政府期望的国际地位,相反当其军事上失利,一切随之消灭;经济尝试,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日本经济复兴,但也注定其货币国际化路的艰难;文化尝试,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是迅速而全面的,且日本人会根据本国的文化特点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应用和改造(这也是为什么景点日本能够迅速接受西方文化并领先中国的主要原因),但日本文化的“菊与刀”的特征,而在宣誓自己文化上,日本人赏玩自己的不同,喜欢别人认为自己是独特的,最终也使得日元国际化前景不太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得益于中国甲午海战后的赔款;而后日本向中国提供贷款,希望从经济上控制中国,日本的贷款确实使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中国“精英”利用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矛盾,利用日元贷款的“民间性质”,成功与英美暗度陈仓,使得中国的金融体系与英美货币挂钩而不是日元,如此一来日本在华金融资产被大清洗,给了日本以巨大打击,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与英美的对抗和中美英的结盟。所以,历史事件的发生,肯定是背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深挖其中的历史线索事件很有趣的事情。

很有道理 一直都觉得 日本是一个 特别矛盾得民族
文明礼貌 却嗜杀
给外国人得印象特别好 ,但是却从来不承认历史错误
比较保守得民族 色情业缺发展得那么好 和动漫一样 是大家得爱。。。
真不知道该怎么理解他们
站在日本人角度来看,一切很正常;作为我们呢,我们的评判标准又是另一个,也造成我们一方面对日本的东西爱不释手,另一方面又口口声声说抵制,确实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