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读书笔记——《大国货币Ⅲ:文化篇》(七)
文化欧元
欧元是现行实体货币中唯一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是唯一获过奖的货币(卡尔奖:国际卡尔奖创立于1950年,专门奖励为欧洲统一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机构或事物。欧元是卡尔奖创立以来第一个非机构或人的受奖对象。),是世界上硬币图案最多的货币,是唯一不以真实事物作为货币图案的货币。欧元具有如此之多的唯一是为什么呢?
欧元纸币上的文化史
欧元纸币纸币正面图案由象征合作精神的门和窗组成,背面是含义为联系纽带的桥梁。用桥作图案,既象征折欧洲内部交流,又代表着欧洲同世界的联系。各种门及桥梁图案分别代表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而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正可以看做一部欧洲共同文化的发展史。
5欧元上是古典派的建筑,更具体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它代表的正是欧洲文化的起源,以高耸的立柱撑起的雄伟门廊作为标志;10欧元上是罗马式建筑,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以圆顶和尖顶为标志,而此风格建筑的扩散得益于基督教;20欧元上是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主要用于教堂,整体风格为高耸瘦削,且带尖,同样其扩散得益于基督教;50欧元上是文艺复兴式建筑,文艺复兴是整个欧洲的辉煌和骄傲;100欧元上是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是一切杂乱、奇异、不规则、流于装饰的代名词,反映当时上层社会享乐、奢华及爱欲交织的风气,因此整个欧洲社会的动荡及革命便在其中酝酿(中看不中用的凡尔赛宫);200欧元上是浪漫派建筑(钢铁和玻璃式),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就是典型;500欧元上是实用派建筑,即现代大量运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
现代欧洲行形成是由于工业革命导致的生产力大发展;而后世界大战又让欧洲人重新寻求共同发展。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开始走向联合,欧元诞生也成为可能。
欧元硬币正面的大统一
作为同一种货币,欧元硬币的正面图案采用的是统一图案:形象上,是面值加上一幅欧洲地图,旁边由代表欧元区12个成员国的12颗小五角星相绕。欧元硬币正面本身,也是欧盟对共同符号所做的努力。为建立一个共同的欧洲,欧盟还做了很多努力,如“欧洲咖啡馆”活动以增强民众“自己去发现欧洲情感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欧洲视听空间以使欧洲人认识到他们在诸多领域分享的共同命运;教育,大学申请已经成为在全欧洲范围内进行的选择,而不仅局限于国内;语言,要求中学生毕业时必须掌握2门外语,英语为必修课,所有一切,都是想让欧洲人打心眼里接受欧洲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使得欧洲人的身份超过某国人的身份。
欧元硬币背后的故事
作为欧元硬币背后图案却是不同的,取自于各国艺术家的设计图案,而这种不同正揭示了欧洲各国除了相同的文化和联合共同的愿望外所具有的民族主义特征。各国的文化、风俗和历史也可以从欧元硬币的背后窥一二。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核也决定了很难被统一和取代,这种不统一也造成了欧元上的“虚拟世界”。
欧元上的虚拟世界
欧元纸币上的建筑没有任何一处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完全一样的原型,那是因为还没有哪一个真实的的任务或地方能够唤起欧盟所有国家和人民的身份认同感。而“虚拟世界”的存在,恰说明欧洲各国对“欧洲人”这一身份的认同感远低于对本国人身份的认同,这将可能拖垮统一的货币体系。各种“欧元崩溃论”频出,另一方面欧洲的很多精英队欧元持乐观态度,因此欧元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我看了你的几期,谢谢分享,我的这方面知识欠缺。![[开心]](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8.gif)
哎。。。欧元啊。。。 想法很好,但是很多决策只要有一个国家否定 就无法进行 也是弊端
我看新闻 好想说 希腊又要换总理了 难道是拿到钱了 就又换了?
这类书看起来速度很慢,互相分享。
毕竟基于的基础不一样。
我很好奇每个欧洲人手里欧元硬币岂不是都有好几个国家的,想想也是醉了。换总理,相应的货币也变吗?我不太明白为啥要换。
所以我看得很慢,一个月读一本。看着看着就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这样啊”。
感觉各国各怀“鬼胎”,书中写到在”欧元崩溃论“下,许多国家鼓励民众使用之前未兑换的本国货币,如此一来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更是五花八门吗?我还有一个疑问,欧元500面值使用的机会多吗?中国就曾有人提议发行500元面值呢。
一点都不多 很多地方都不收500欧元 基本上 只有银行有 其它地方都没有
想想 100 200欧元都少见 何况500的
但是中国500的 肯定会常见一些 首先中国人还是用现金的比较多
其次买一件衣服可能就花掉500,吃一顿饭就500
但是在欧洲 除非是特别好的地方 特别对的衣服 才能需要花到500欧元
如果普通一件衣服 几十欧元 你给人家 500 人家都没零钱找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