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6姐妹  36989帖子
发帖
宁静的夏

2015年9月读书笔记——《雪域圣湖》(塔尔寺篇二)

宁静的夏
宁静的夏   宁静的夏 2015-09-12 22:05 阅读(2814)

本篇想说说塔尔寺的文化。


塔尔寺的建筑群中汉式歇山顶和藏式平顶共存,建筑物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不追求宫廷式的严谨与对称布局,而是在变化中求和谐,显示了藏传佛教寺院与汉传佛教寺院完全不同的特点。汉传佛教寺院大多采用轴心对称的宫廷式建筑格局,各大殿前后排列、相互对应贯通,层层升高,体现了与封建王权相一致的严谨、刻板和不容打破的规则,充分体现了对世俗权力和世俗文化的趋同。而藏传佛教寺院在布局上则保持了更多自由,在地形条件允许条件下,寺院建筑努力以一个中心为基点,呈四周辐射状态,犹如各大部洲环绕着神圣的须弥山一般,仿佛在讲述一个佛教的创世故事。塔尔寺的中心建筑是大金瓦殿,覆盖于聚莲宝塔之上,宝塔塔基和塔身均以纯银做底,表面镏金,上面嵌满各种珠宝,故此,只识金银的世人更俗称其为“大银塔”。,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塔形建筑。寺中建筑还有很多其他。


塔尔寺珍藏。经卷、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雕塑和壁画以及各式各样的宗教法器数不胜数,更以精美的壁画、独特的堆绣和奇妙的酥油彩塑“艺术三绝”而著称,因此它就是一座文化艺术宝库。数百年来藏族社会政治宗教合一的历史,又使塔尔寺成为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世俗权力一体的中心,是一座研究藏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寺中各种金玉珠宝琳琅满目,有形和无形价值都难以估量。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僧人所持戒律大同小异,所异之处显然与藏族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等有深刻的关系。在世俗生活中,除格鲁派等少数派别严守不嫁不娶、不参与世俗生产活动的戒律外,多数教派允许僧人有家室子女和私有财产,一些教派的僧人并非常年居住在寺院中,而是有相当长的时间居住在家里,进行劳动生产和佛事活动,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在饮食方面,藏传佛教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不戒肉食,这是因为青藏高原以畜牧业为主,千百年来人们的主要食物就是牛羊肉,犹如面粉之于中原人、大米之于江南人一样,这种特殊的生存条件决定了藏传佛教僧人不可能终日以素食斋饭为餐。


藏传佛教的众多寺院中生活着大量的僧尼,僧尼的生活因等级低位、职业分工以及教派不同有很大的差别。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因而世俗中目前习惯通称其僧人为“喇嘛”,实际“喇嘛”意为“上师”,是对有成就的高僧大德的尊称,一般僧人是不配称“喇嘛”的。一般男性僧人拉萨地区称为扎巴,青海地区称为扎哇,一般尊称为阿卡。六七岁儿童入寺,授予沙弥戒,称为“完德”,等学完规定课程,再受近圆戒,才能成为正式得比丘。女子成为比丘尼,俗称尼姑,需守持戒律达200多种。活佛地位最高,各扎仓设有堪布。一般的僧尼中也分学经和杂务两种。还有一些特殊身份的僧人,如铁棒喇嘛(执法者)等,还有流浪民间的游方僧。


藏传佛教信徒的独特叩拜方式震撼人心。他们双手合十,在头顶、面部、胸前三顿,据说这是表示意、口、心的一致不二,然后躬身跪膝,双手着地尽力向前推去,直到全身贴伏于地面,指尖在地面划一横线,起身稽首三拜,然后向前,脚尖和横线比齐,再开始下一次,直至终点,因此这种长头又称等身头拜。无疑这是用身体在丈量朝拜的全程。塔尔寺也正是因集纳了无数男女的希望、欢乐和爱成为了一块物华天宝。


对于观光客来说,或许塔尔寺仅是他们日后的“哦,塔尔寺?我去过”;对于信徒来说,他们不追溯它的历史,也不在欣赏它的艺术,而来到就是目的。而我将以哪种方式去塔尔寺呢?我不想仅仅做个观光客,我会进我所能去欣赏寺中的艺术,去感受信徒的虔诚。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7)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