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PK#由富二代变为穷一代的故事~
有些标题党,说的是我妈消费观的故事。
我妈是59年出生的,是当年的干部家庭子女,嫁给了同样是干部家庭子女出生的爸爸,结果有了我。我爷爷当年是我老家的第一任乡党委书记,就是一把手公社书记,我外公当年是民政干事,据说负责上山下乡。总之,我爸妈当年是极为风光的,夫妻俩当年都是红卫兵,高中毕业后,都光荣的进厂当工人,而且在80年代初,第一批分得了楼房,住上了两室一厅。
因为我外公把我妈当儿子养,加上有些天生的东西,所以造就了我妈潇洒大方的个性,在她十八岁之前,受外公惯养,啥好东西都尽着她,当年的什么大棉布衣服啊,的确良衬衫啊,二八杠自行车啊,据说她都有的,而且她上高中时,外公还时不时带她出去改善下伙食。所以,她对钱从来没有概念,也从来不缺钱花。直到外公去世了,她进厂工作了,和我爸结婚了,她的消费观念也没改变。她的消费观念在我看来,就是很任性的,只要是喜欢的,就买~
所以,在我小时候,我感觉我的日子过的也是蛮爽的。我家是很早就有黑白电视机的,是班级同学当中第一批装电话的人家,也是第一批买冰箱的。我记得我家装电话时,我妈还托人买了个好号码,有9有8,数字相当吉祥,而且还得托人装,因为装电话是上计划的。当时我家的电话花了不到4000元人民币,而当时我妈的工资只有100多元一个月;那会子还流行海尔小王子冰箱,刚上市没多久的,我妈花了3500元人民币把它买回家了,其实我家离当时的菜场走路只有五分钟。
记得我大姨跟我说,我妈这个人生性洒脱大方,刚工作那会,我大姨拿32元一个月的工资,她能存22元,只用10元把家里所有的吃喝人情都开了去。而我妈拿45元一个月工资,是一分钱不存,真正的月光公主,但她也大方呢,她发了工资就给外婆还有其他人买东西,买当时最流行最时髦的东西。
我的成长记忆也证明了大姨的话,这么多年下来了,以至于我妈如今都快60岁了,她依然是月光公主,从不存钱。而且生性大方洒脱,爱好玩儿,如今,没事她就爱出去跳跳舞,打打牌,旅旅游,做儿女的你爱赞助,她不嫌弃;你不赞助,只要不阻扰她,也和你相安无事。但她也没钱给你,退休工资不管每年涨多少,反正都是月月光。她当年买西瓜,一毛钱一个的西瓜,她能一买就二十几个往家里一搁,让我吃了玩;如今,她买水果给我儿子吃,依旧是大杂烩,能一下头买个十斤苹果回去,再整几袋不同的水果回来,比如还能再买几个火龙果,石榴,柚子与梨。问她干嘛整这么多,她说苹果是苹果味,其它水果是其它水果的味,而且也图个方便嘛。我是习惯了,我老公直接无语了,因为没几天,就有很多忘记吃的水果坏掉了。
话说,我妈的消费习惯真的不是一天形成的,她的任性与随性和她的成长历程有一定的关系,更和她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她生性洒脱,不喜欢算计,觉得费神;她爱好玩儿,啥流行她玩啥,至于钱嘛,当然是有多少花多少了。用她当年的话来说,这人哪,是吃一顿少一顿,活一天算一天,不能盘算计较的太多。所以,我就杯具了,因为以她的条件与出身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准富二代的,结果因为消费观的不同,变成了穷一代,而我也就变成穷二代了。同时,我大姨却变成了准富二代,当儿子在深圳买房时慷慨赞助了两百万,顺利的让儿子在深圳安了家,为儿子在深圳的原始积累的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在这三线城市买房时,只能靠自己了,我妈是一个角子也赞助不了了,谁叫咱是穷二代呢。——仅此此贴调侃一下我妈的消费观~与财蜜们共勉~
